沈帥青:微塑膠入侵食物食水 宜速回收取代

City

發布時間: 2018/04/25 00:30

最後更新: 2018/07/08 17:47

分享:

分享:

作者Facebook專頁

本港一項最新調查發現市面上6成野生烏頭魚含有微型塑膠,再次反映本地塑膠問題急需解決。除了減用及回收塑膠,外國經驗如膠樽按金制、以及利用科技取代和降解塑膠,亦有頗大參考價值。

據綠色和平項目主任陳可淳,在海底覓食的生物如青口、龍蝦、丁香魚和蠔等,同樣含有微塑膠。她又表示,本港海灘的微塑膠平均含量為每平方米約5,000件,高過美國約2.4倍,遠超國際平均值。

科研組織Orb Media去年一項全球研究報告發現,全球83%水源無論海水或淡水均含有微塑膠。微塑膠對人體有何影響,科學界暫無共識,但陳可淳指出微塑膠在海中可能黏附農藥等有害添加劑,在食物鏈中因生物放大作用,致使人類在進食受污染海鮮後,內分泌受到干擾,嚴重者可致癌。

本港已開始注重回收塑膠及源頭減廢,例如港大去年起禁止在校內販賣1公升或以下的樽裝水,理大及科大亦陸續實施相同規定。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亦曾表示,政府內部指引要求各部門在舉辦活動時避免用樽裝水,除非有特發情況或涉及長時間戶外活動。

歐洲多國更設有膠樽按金制,亦值得本地借鑑。德國自2003年起實施按金制,購買0.1至3升的膠樽裝飲料時需額外付0.25歐元,歸還後便可取回,當地膠樽回收率一度高達93%。有鑑於此,英國政府亦表示有意在明年實施類似措施,計劃將按金定在0.22英鎊。

塑膠確有優點令其得到廣泛應用,科研人員因此致力研發可取代塑膠的物料。丹麥玩具商LEGO早2年投資1.55億美元研究可持續物料,上月宣布旗下積木玩具將以甘蔗等植物纖維製造,逐漸取代塑膠。

即棄塑膠餐具是微塑膠的一大來源,環保科企如World Centric時下利用聚乳酸及滑石,製造可自然分解的即棄餐具。不少即棄餐具更含有毒的酚甲烷,不宜在食用高溫食品時使用,印度初創企業Bakeys則推出一種澱粉製的餐具,不但不含酚甲烷,更可直接食用。

塑膠貽害最深之處在於其需過百年分解,美國能源部及英國樸茨茅夫大學今年卻意外發現一種可降解塑膠的酶素PETase。俗稱太平洋垃圾島的一片巨型海洋垃圾,面積已超過法國、西班牙及德國三國的總面積,本月開始漂近美國夏威夷及加州海岸,能源部有意使用該酶素縮短廢物降解過程。

太平洋垃圾島得以建成,使用大量塑膠用品的港人有份「出力」,而本地海域微塑膠含量過高,顯示不少港人仍胡亂抛棄垃圾入海。今天為貪一時方便,自己及下一代難逃吃下塑膠的報應,如何減少作孽,是政府、企業和個人的共同責任。

可取代塑膠物料

  • 納米木:馬理蘭大學上月研發,利用木纖維製造,隔熱效果優勝於普通發泡膠,更比後者承受多50倍壓力
  • 澱粉:將植物澱粉塑化,可用以製造環保袋,質地接近塑膠但比膠袋更耐用。本港有公司推出「無膠」袋,該產品9成物料能在180天內分解,且不排放有害物質
  • 羽毛:家禽的羽毛含角蛋白(keratin),一種高度強硬的蛋白質。有美國學者成功在2011年將火雞羽毛加工後,變成可自然分解塑膠,比澱粉製塑膠更耐用之餘更能防水€€€€€€€€€

撰文 : 沈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