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難做? 增消費體驗保競爭力

商業解碼

發布時間: 2018/05/03 16:20

最後更新: 2018/05/06 22:32

分享:

分享:

Nike在紐約其中一間分店設籃球場和跑步機,消費者能一邊穿著Nike的運動服飾,一邊做運動,提升消費體驗。(圖片來源:Nike)

零售商面對電商衝撃,不少店舖都因而結業,去年美國共有7,000間實體零售店關閉,包括玩具反斗城、A&F等。不過,仍有不少品牌計劃於今年擴張,據CBInsights近日分析零售行業新趨勢,發現增加消費體驗、科技應用、平價戰術均有助吸納消費者,並維持企業市場競爭力。

1.重整實體店,增加消費體驗
CBInsights指出,Nike在紐約其中一間分店設籃球場和跑步機,消費者能一邊穿著Nike的運動服飾,一邊做運動。同時職員會使用攝錄機分析消費者的運動情況,以作出針對性銷售。另外,化妝品店Sephora推出Sephora Studio小型門店,消費者能與專業造型師互動及體驗產品,獲得到個性化的銷售。

2.科技應用
沃爾瑪(Walmart)上月宣布,將在50間分店推出貨架掃描機器人來管理倉存。該機器人由加州Bossa Nova Robotics開發,能掃描貨架上的物品以協助員工工作。另外,今年正式對外開放的亞馬遜無人店Amazon Go,透過自動化設備提升購物效率,並收集顧客數據以了解消費者習慣。

3.平價戰術
零售商Five Below為美國平價連鎖店,客群針對青少年,客人只須5美元便能購買食物、體育用品及飾物等。該公司為了保持低廉的產品價格,簡化了產品包裝,如推出沒有包裝的籃球。去年Five Below銷售額增長兩成,總額突破10億美元。

CBInsights認為,傳統零售商若要生存,須在實體店融合新科技,以改善整個營運、物流及消費者購物過程,同時增加個人化服務,以推動業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