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學額增至150  理大發展中西薈萃康復治療

港聞

發布時間: 2018/05/03 17:41

最後更新: 2018/05/03 17:41

分享:

分享:

(經濟日報記者攝)

(經濟日報記者攝)

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等短缺,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指出,明年物理治療學士學額將增20個至150個。理大何文田新校舍料於2024年全面落成,學系會全面發展3大主打項目,包括中西融合康復治療、輔助科技等。

另外,學系於9月開新職業治療診所;今年年底亦會開設3間科研實驗室。

食衞局《醫療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報告》早前檢討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等多個專職醫療的人力需求,以物理治療師為例,發現本港去年已缺351名物理治療師,惟至2030年短缺情況加劇,屆時全港將欠933名物理治療師。

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系主任曾永康指,19/20學年物理治療學士學額將由130個增至150個;職業治療學士則維持錄取100人。被問到人數能否應付需求,他指理大角色被動,因有關專業屬政府管制的專業,由教資會決定學額。他認為,由於需考慮現有師生比例及社會需要,認為物理治療學額增加數目為恰當。

至於第四屆碩士課程,則將於明年1月開會,詳情於今年6、7月公布;職業治療及物理治療學額維持24個及48個。

他承認,招聘物理治療系教授有困難,因人才競爭激烈,去年有10個空缺,目前則已招聘70%,望未來可填補大部分空缺。

2024年理大何文田校舍有望落成,曾永康指,期望屆時物理治療學士學額可增至200個;職業治療則增至160個。

另外,今年9月全面啟用的職業治療診所面積會增4倍至81平方米,將拓展服務如兒科言語訓練、精神健康服務等。康復治療系亦會增設3個面積達5000平方呎的科研實驗室,作基層科技研究、中西薈萃治療研究的用途。

曾稱,理大何文田校舍啟用後,學系會發展3大重點項目,包括基礎科學實驗,如以動物實驗測試治療精神分裂症等研究;其二為中西融合康復治療,比如太極、針灸、穴位電療等;其三為輔助科技,比如設計新產品給殘疾人士、應用電子寵物於患認知障礙的長者等。他又指,何文田校舍的康復治療診所將比現時大兩倍,可為失眠、抑鬱等不同患者提供第一線服務。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