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課程埋種籽 女生跳級入科大

社會

發布時間: 2018/05/19 07:00

分享:

分享:

港府及多所大專院校近年在中小學積極推動STEM課程,有本港中學女生中三參加後成功埋下科研種籽,中五跳級入讀科大國際科研課程,研究神經科學。(資料圖片)

中央全力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本港22所國家級科研實驗室已獲批共2,200萬人民幣經費支持。香港方面需要培育科研人才,港府及多所大專院校,近年在中小學積極推動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STEM)教育,正為創科發展奠定基礎。

有本港中學女生中三時參加STEM課程,成功埋下科研種籽,中五跳級入讀科大國際科研課程,研究神經科學,今年畢業在即,她立志成為一位科學家、解開阿茲海默症的謎團。

【延伸閱讀】科大STEM課程 跨學科宜初創

【延伸閱讀】IT學士畢業人數 不升反跌

【延伸閱讀】小學生創科創意 公園休憩兼發電

創科業求才若渴,STEM教育能否有效培育學生對創科的興趣、令他們將來願意投身相關行業,成為創科發展關鍵之一。教育局於2016年及2017年先後向各小學及中學,分別發放10萬元及20萬元一筆過津貼推行STEM教育,多所大專院校近年亦為中學提供支援,舉辦STEM講座、開辦課程等,漸見成效,成功發掘科研人才,報讀大學相關課程。

今年20歲的張同學(Kathy),自小已特別喜愛數理科目:「幼稚園已經好鍾意數學,若說寫字跟計數、我一定會揀計數!」她憶述,年紀小小時,已會到圖書館借數學書、問表哥表姐借書看。

「科學上好多問題都未有答案,我好享受問問題、答問題,追尋答案的過程!」Kathy中學初初接觸科學科,興趣日漸濃厚,在學校鼓勵下,在中三時報讀香港科技大學的中學/大學雙修課程(Dual Program),加快學習物理科,課程由科大導師教授,每逢周六到科大上課,每年課程完結時,要進行考試,之後再升讀進階一級的課程。

跟中學死板學習方式不同,科大的課程不能單靠課本,需主動探索,看書以及上網做資料搜集,本身在中學成績名列前茅的Kathy也感吃力,但她勇於克服挑戰,體會到研究過程不斷答問題的趣味,更肯定將來升學要繼續做研究。課程一讀便是3年,直至中五,她抱着試一試的心態,報考英國高考(GCE A-level),期間憑過往參與科研活動的熱誠,獲科大國際科研課程(IRE)取錄。

今年就讀科大三年級、下月到美國完成4個月的實習後,Kathy便可提早畢業,主修生物化學及細胞生物學的她,在大學二年級起,參與科大副校長(研發及研究生教育)葉玉如的神經科學研究,與阿茲海默症(或稱腦退化症)有關,因而啟發她將來從事這方面的研究。

科大理學院副院長(本科生課程及學生事務)梁伯和認為,中小學STEM教育有助培育具備自主學習特質的學生,解決過往理學院新生因選錯科、缺乏學習興趣,導致成績差的問題。

香港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學術支援)何兆鎏認為,STEM教育能增加學生對科學範疇的認識,學習邏輯性思考、科學化及求真的精神,再由大學提供平台予學生尋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