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孩子的父親 社工傻爸爸:物質生活不是養孩子的關鍵

親子 16:01 2018/06/15

分享:

分享:

Marco與4名子女感情良好。

許多年前,家計會宣傳節育的廣告台詞「兩個已經夠晒數」深入民心,現時社會普遍也是一孩或兩孩家庭。但黃鎮昌(Marco)卻剛好相反,育有4名子女,算是大家庭,孩子間年齡相若,相處十分熱鬧。

Marco是註冊社工,創辦天使服務中心,從事社會服務工作達20年,同時他也是一位歷奇輔導培訓工作者。他的4名子女中,長女小悅今年6歲,4歲兒子小溢排行第二,姐弟倆也曾跟隨他到台灣單車環島遊,而他還有一個1歲半女兒和尚在襁褓中的兒子。

Marco和太太喜歡孩子,圖為他和1歲半小女兒小晨。(曾有為攝)

問到Marco為何會生育這麼多子女,他回答是因為自己和太太都很喜歡孩子,而夫妻二人本身也是在大家庭中長大。太太家中有5個手足,他本人也有8兄弟姊妹,他也不諱言本身計劃生最少3個孩子:

3個孩子是肯定的,第4個是驚喜,覺得是一種緣份。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生小朋友責任很大、經濟壓力變重,但Marco表示,生小朋友本身對父母也是一份很大的禮物。

平日相處之道

4個小朋友相處,難免會出現爭寵。然而,Marco一貫教養方法,好像讓孩子產生共識,如果他帶其中一名子女獨立旅行,其他弟妹也不會妒忌。就像早前Marco夫婦帶小悅到嘉明湖登山作為K3畢業禮物,小溢也沒有妒忌。Marco問兒子為甚麼,小溢隨即回答:

K3都輪到我啦!

Marco的4名子女相處融洽,懂得互相分享。(圖片來源:黃鎮昌Facebook)

父母公平對待每個子女說易行難,而Marco和太太還會貼心地每晚為4個子女親自「搲背脊」,每人負責哄2個小朋友,是辛苦些,但卻讓子女感覺到愛。小朋友容易生病,當子女交叉感染時,父母尤為辛苦。如果在他工作忙碌時,Marco指最能依賴的仍是工人姐姐,再搭配太太或外母幫忙照顧。

子女最需要陪伴和愛

一個家中有這麼多年幼孩子,Marco表示子女最需要還是父母的陪伴和愛。他認為小孩子找到動機,就會在人生路上朝著目標奔跑,而要跑就需要有力量,這種生命力量來自於家庭,比起一味追求好成績,父母有質素的陪伴才是讓孩子能儲存生命力量的關鍵。

0至6歲的孩子要取得很多生命力量,不要太擔心他們的成績和未來,他們最需要的是玩和陪伴。我堅持,父母角色是與子女一齊做完一件事,是「在一起」。

Marco平時工作相當忙碌,經常要籌備海外流浪團,有時一踏出家門就要離開數天。談到如何分配時間陪伴子女,他表示工作上有旺淡季之分,他會儘量抽取淡季時間陪伴子女,有時他會讓子女參加服務中心的親子活動,誠如他自己所言,讓工作和家庭接軌,而非對抗關係。

Marco會讓小悅參加攀石、爬繩索等,協助改善她的身體發展。(圖片來源:黃鎮昌Facebook)

他會讓小悅參加攀石、爬繩索等,鍛鍊解難能力和協調感,改善身體發展。他在Facebook亦會分享子女成長片段,其中由Marco扶助1歲半小女兒小晨攀石的片段更獲多人讚好。

Marco會讓子女參加服務中心的親子活動。(圖片來源:黃鎮昌Facebook)

另外,他亦會在一年中劃出3至4個星期陪伴子女,帶他們到戶外活動,例如去露營,這段時間不會做功課、不用學習,就只是悠閒地生活在一起,製造一些美好的家庭回憶。

親情不是用金錢堆砌

他認為,豐富的物質生活不是養孩子的關鍵,親情和家庭快樂也不是用金錢來維繫。

Marco會和太太帶子女到戶外活動,之前曾全家到雙仙灣燒烤,平日他會帶子女到沙灘和草地玩耍,雖然往往是同一地點,但小孩卻玩得樂此不彼。

他們在石邊玩耍,跳來跳去,可以玩2個小時。

Marco笑稱4名子女相處像playgroup。(曾有為攝)

他又指家中孩子衣服會輪流穿著,兒子小溢也會把姊姊的舊衣服當家居服來穿。他沒有為子女報讀playgroup,惟一讓小悅學習的興趣班是芭蕾舞,並且也是為了鍛鍊她的肌肉發展而讓她學習,笑言4個子女相處就是playgroup。

開心不用錢,親情也不用錢。

更多正能量報道,請【按此】

【更多親子故事】

【延伸閱讀】張栢芝獨力湊大兩兒 單親媽媽栢芝盼有一天再婚

【延伸閱讀】 不求回報撫養患病養子 愛心媽媽張慧儀:願助養子尋找親生父母

【延伸閱讀】兒子大馬游泳奪金為港爭光 「飛魚」媽打曾華倩:他是我的前世情人

【延伸閱讀】《深宮計》劉心悠自小父母離異 心悠:人生最大抉擇是原諒父親【有片】

撰文 : 黃鎮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