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男有病不求醫 緣份到了會自然好?

特約

發布時間: 2018/07/10 00:00

分享:

分享:

俗語有云「一夫當關,萬夫莫敵」,這形容了男性勇猛且大無畏的一面。然而這個說法正好與男性在求醫方面的情況相反 ---有研究發現,男性其實比女性更「諱疾忌醫」。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在2014 年訪問了近24萬名病人,發現男性比女性對健康的看法抱有更「佛系」的心態。超過兩年沒有求醫的男性受訪者人數比女性受訪者人數多出一倍,而有2% 的男性受訪者更在成年後從來沒有看過醫生,人數也是女性受訪者的兩倍。為何男性對「睇醫生」或定期身體檢查都愛理不理?據美國Orlando Health醫院網絡於2016 年進行的網上調查指,超過5分之1的男性受訪者表示他們拒絕求醫的原因是「唔得閒」或害怕發現身體真的出現毛病,其他原因包括對身體檢查過程和醫生詢問個人身體狀況等感到尷尬。

事實上,數據反映男性患上癌症的機率比女性高。根據香港醫管局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15年的資料顯示,確診的癌症個案中,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多426 宗;而香港癌症中心的資料亦顯示,現時平均每5名女性或每4名男性便有一人有機會患上癌症,即是男性比率較高。

不管性別 及早求醫方為預防危疾上策

儘管現代人患癌的風險增加,但無論男性或女性,只要愈早發現患上癌症,治療的成功率便會愈高。根據英國癌病研究(Cancer Research UK)的調查報告指出,超過八成的癌症病患者假如在發現癌症初期求醫,至少可以多活十年。而港府亦向市民宣揚及早求醫的訊息,鼓勵他們盡早作身體檢查。例如,香港衞生署於2014年推出「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至今共有6.2萬人參加。在接受腸鏡檢查服務的參加者當中,約有4,000人及早發現及切除了大腸瘜肉,避免演變成癌症;而確診大腸癌的386人當中(6.5%),其中六成(211宗)個案為早期腸癌,已接受轉介作進一步檢查及治療。危疾一般難以自癒,但絕對可以預防。不論男性或女性,要防治疾病的方程式只有一個,就是要積極地作定期身體檢查,當感到身體不適便需立刻求醫,除此以外其實並沒有其他捷徑了。

治療費用高昂 加重癌症帶來的重擔‎

除了避免抱著「佛系」心態對待危疾,提高自我意識作定期檢查及在有需要時及早求醫,患者亦不可忽視可能要長期負擔的高昂醫療費用,例如,據消費者委員會於2017年發佈的資料顯示,針對腫瘤基因變異的標靶藥物,藥費開支可高達每月六萬元;而癌症患者在康復後,仍要面對復發的風險,包括患上多次或多於一種的嚴重疾病,當中所牽涉的開支也可能造成沈重負擔。

除了藥物開支,一般人或會忽略在抗癌階段的其他支出。雖然現代醫學昌明,除了以電腦掃描(CT)及正電子掃描(PET)作初步檢查,很多時醫生仍必須透過入侵性手術抽取活體組織,以進一步化驗腫瘤的性質。假如斷定腫瘤為惡性,患者在醫生的建議下,一般也可能需要接受手術切除及藥物治療,以控制病情或防止擴散至身體其他器官;即使診斷為良性腫瘤,其切除手術過程中亦將涉及風險、醫藥開支及手術後的護理。此外,不論惡性或良性腫瘤,患者很可能要暫時放下工作,令其收入減少。由此可見,診斷與康復所需的時間、金錢及各種需要投入的資源有時可能會超出病者或其家屬的預算,影響病者安心接受適當的治療。

選擇危疾保險時為自己建好「安全網」

危疾保障計劃有助減輕龐大的醫療開支,也是為日後復康之路所準備的「安全網」。市場上的危疾保障計劃五花八門,很多市民在選擇過程中可能感到毫無頭緒。建議大家在揀選相關產品時,不妨留意以下幾個要點:(一)覆蓋早期疾病狀況,包括癌前病變,即原位癌;(二)就懷疑屬於惡性、必須透過手術完全切除而確定為良性的腫瘤病況提供保障;(三)被診斷患上早期危疾後受保人可獲保費豁免,以確保出現經濟困難也不會失去保障;(四) 提供多次的危疾保障索償;及(五)就先天性疾病或發育異常所引致的病況提供保障。

「睇醫生」其實沒有什麼好怕,我們只要謹記一點︰醫生的專業意見往往能夠解開我們對健康的疑慮,防患未然。假如患者繼續以太過「佛系」的方式隨緣等待疾病自然康復,什麼也不做,耽誤甚至拒絕接受治療,往往便會錯失很多預防疾病及治癒的機會。如果說緣份到了就可治癒疾病,那男士們在身體抱恙時就更需要踏出第一步,勇於展開你和醫生們的「緣份」!

註: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應被考慮為專業意見及建議。如讀者就有關個別保險計劃詳細資料、條款及細則有任何查詢,請參考相關保單文件,或致電保誠客戶服務中心2281 1333。

(資料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