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父毒打辱罵摧毀童年 80後靠愛情走過抑鬱:多得他耐心聆聽

親子

發布時間: 2018/06/21 11:39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43

分享:

分享:

被虐待的童年,令阿晴留下一輩子的陰影。

抑鬱的背後總有個故事,今年30歲的阿晴(化名),自小飽受父親辱罵、藤條虐打,甚至被逼穿男裝上學。長期生活在驚惶中的她,慢慢被抑鬱吞噬身心,即使父親去世陰霾仍在。

阿晴多年來靠意志抗病,直至近年遇上願意聆聽和諒解她的好男友,讓她感受到被愛,她亦通過做義工學習愛人,並在社交媒體撰文分享經歷,使她更願意面對過去,接受自己。

媽媽生了我後,曾經兩度流產,醫生認為她無法再生小孩。爸爸就覺得我「腳頭」不好,剋死兩個弟弟,其實當時是男胎、女胎都未知。

童年遭虐打辱罵

提起去世20年的父親,阿晴坦言至今仍未能原諒他。父親好煙酒、嗜賭,性格暴躁,動軏就拿起藤條對她和媽媽虐打,更不允許她表達情緒,如果被打時哭泣或閃避,父親會更粗暴地打她。阿晴試過把藤條丟掉、離家出走,甚至裝作跳樓輕生也不果,每次只換來更可怕的虐待。

渴望生子的父親對待阿晴如同世仇,不斷辱罵她是「垃圾」、「廢物」,摧毀其自我價值。父親更在阿晴初小時,逼她剪短頭髮、穿男裝校服回校,連學校老師、同學都誤會她是男生。在家受到虐打,令阿晴在校出現行為問題,不時出手打人,受到同學排擠孤立。

被虐待的日子在阿晴10歲那年終結。她憶述,當日爸爸打罵她時突然心臟病發,放下藤條打算躺上牀上休息,不料撒手人寰。父親的離世,沒有令阿晴如釋重負,受虐的童年如影隨形,因內向和與人疏離的性格,升中後在校仍被孤立,在家稍有不如意就會情緒激動。

家裡能擲的東西都被我擲爛,媽媽知道,卻不知如何幫我。

阿晴認為,抑鬱症患者最需要別人用心的聆聽。(陳偉能攝)

工作壓力觸發情緒爆煲

中五畢業後,阿晴受聘於政府開設的「青年大使」職位,於一所幼兒學校當助教,每月工資僅4000元,上司卻不斷增加其工作量,又責怪她做事慢,加劇其抑鬱症狀。

我每晚都醒3次,之後很難再入睡。上班遲到,腦袋好像被抽空一樣,別人跟我說話,轉眼我就忘記;影印文件時突然不知如何操作影印機;甚至連同事和學生的名字都忘記。

工作近一年後,阿晴終承受不住壓力辭職,其後輾轉換過數份工作後,決定重投校園,在2008年報讀IVE高級文憑課程。過去被阿晴無視的情緒問題,猶如沒有處理的傷口不斷腐爛惡化,有時上課會無原無故地哭泣,學校社工轉介她看精神科醫生,在2009年確診抑鬱症,不過吃過藥後,病情不但沒有好轉,更有惡化跡象。

抗抑鬱藥的副作用很大,我經常頭暈和嘔吐,食慾不振,而且動作很緩慢,很容易疲累。

欲輕生被送院

從小缺乏父愛的阿晴,一直渴望有男朋友補償這份愛,在20歲那年,她交了初戀男友,但男友覺得她經常黑口黑面,很難相處,常常責罵她,更數度提出分手。有一晚,阿晴陷入情緒崩潰狀況,打算在住所後樓梯跳下去。

她用最後的理智致電男友,希望他來阻止自己,但男友竟毫不緊張,僅致電通知阿晴的媽媽。晴媽媽其後報警阻止女兒自殺,並把她送院治療。出院後,阿晴的病情一直反反覆覆,影響學業,只得轉讀夜校,日間則工作維持生計,花了足足6年才完成高級文憑課程。3年前,晴媽媽因胃癌去世,給予阿晴另一次沉重打擊。

我讀書是為了賺錢養家,我修讀長者服務,卻連媽媽也照顧不到。

阿晴透過看書,更理解自己的心理。(受訪者提供)

努力走出幽谷

在情緒低谷之中,阿晴在網上認識到現任男友,對方毫不介意她患有抑鬱症,給予她支持和鼓勵,其關心更從網絡延伸至現實世界,使她首次獲得被愛的感覺。

媽媽走時,我還未畢業,我本來想退學,是他勸我不要放棄,我才捱到畢業。他會煲湯給我喝,特意請假陪我去覆診,有時無法請假,也會跟我道歉。

她又指,以往向身邊朋友訴苦時,他們往往會急著講自己意見,又叫她「不要想太多」、「正面一點」等,對她毫無幫助,但男友卻耐心聆聽她,不會罔加己見,讓她舒服地說出心中抑壓的感受。

從男友身上獲得愛,阿晴亦當義工學習愛人,在「母親的抉擇」照顧初生嬰兒、到長者中心照顧老人家,嬰兒一個天真無害的笑容也帶給她無限的滿足和快樂。她又閱讀大量有關心理學、輔導、精神科護理和其他抑鬱症復康者撰寫的書籍,透過他人的分享,了解更多自己患病原因、學習如何處理情緒等。

她還開設facebook專頁「沿途有你-一個抑鬱症患者的經歷」,分享自己患病的心路歷程,與其他同路人交流,互相支持勉勵,現時其病情已穩定,只需約3個月覆診一次即可。

其實我只想有人聽我說話,不需要輔導我,不需要回應,我講完就會舒服很多。

【更多抑鬱症報道】

【延伸閱讀】時間洗不走對輕生愛女的牽掛 嚴父戰勝抑鬱助人:讓女兒「活」下去

【延伸閱讀】被公司高層叮囑低調談情緒病 藍奕邦抗病3年:情緒病不是污名

撰文 : 林愛娜 TOPick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