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敵串流衝擊 「香港唱片」太古廣場店下周結業

休閒消費

發布時間: 2018/06/21 16:22

最後更新: 2018/06/21 16:44

分享:

分享:

近年興起的黑膠熱,蕭勁展指發燒友只佔生意的個位數,面對營業額急劇下滑也只是杯水車薪。(黃建輝攝)

成立逾30年,有不少名人顧客包括前高官的「香港唱片」(Hong Kong Records),難敵串流和影視月費套餐的衝擊,太古廣場分店未待約滿,經營至下周三,僅剩海港城分店一間。

惟創辦人蕭勁展暗示,海港城店亦難逃結業命運。

有客人想買《月光奏鳴曲》,有傅聰演奏版本,魯賓斯坦演奏版本,還有不同時代的錄音,我們能夠講解各自特色,給客人參考。

除了員工的音樂知識豐富,蕭勁展亦得意說,其他面積相若的唱片舖,只有3個店員,蕭的店卻有7個,能細心照顧客人需要。

他創下3個業內第一:讓顧客買唱片試聽;退換貨品毋須理由;員工穿制服。在唱片業火紅火綠的年代,唱片跟金飾一樣鎖在玻璃櫃內,客人只能眼看手勿動。蕭則主張將店舖開得像超市,唱片再矜貴也要觸得到、聽得見,故他革新業內做法,把唱片放在架上,任由客人拿起細看,

要符合香港人喜歡逛街的生活習慣。

這些服務令香港唱片屹立香港心臟區域30多年,由85年於金鐘廊開第一間店叫Do Re Mi,4年後進駐太古廣場,90年代店舖改名為香港唱片,他曾有4店。

以店舖面積來計算,97年於又一城開店,面積12,000呎,05年海港城開店,面積6,000呎,加上太古廣場店4,000呎,合共2萬呎,那是高峰期。

其店向以古典、爵士音樂最齊全知名,但蕭亦售賣中外流行音樂、電影、遊戲、耳機等配件。

由於店舖位置,蕭的顧客多是高消費群,盜版碟始終是實體,故沒有搶去多少生意,

太古廣場店附近有政府合署、高等法院,現在更有天橋連接至政府總部,很多政府高官、行政人員經過。

其中前高官許仕仁是香港唱片的常客。

2014年許仕仁貪污案查出他在唱片的消費和投資多達200萬。他與蕭一樣都是古典音樂迷,蕭對這位光顧超過15年的熟客印象深刻,

他偏愛歌劇,偶爾也會買流行唱片。只要他經過,都會進來看看,最多曾一口氣買下20至30張唱片。

在唱片業的輝煌年代,「香港唱片」星光熠熠,當時仍是鋼琴新星的李雲迪曾在店內辦簽名會。(受訪者提供圖片)

不過,互聯網普及後,串流容許客人買單曲,另客人可付月費,每月無限看電影電視劇,令唱片、DVD等實體產品備受衝擊,

(生意)從2014年起以『45度角』走下坡。

說至此,蕭勁展禁不住用左手比劃45度角向下衝,其撞力一定深入肺腑;他指近一兩年更急轉壞。

蕭歎道,以前唱片銷量數以十萬計,逾100萬張是等閒,但唱片業風光不再,77年本地流行唱片銷量要達25,000張才算金唱片,白金唱片則要5萬張,06年國際唱片業協會(香港會)(IFPIHK)將金唱片要求銷量減至2萬張,白金唱片為4萬張,08年進一步分別降至1.5萬張和3萬張。蕭慨歎,如今銷量3,000張已算不錯,5,000張更要慶功。唱片銷量不佳,連帶唱片製作公司都萎縮。

他稱,任何時期,唱片銷量都以中外流行音樂為主,即使近年再次掀起黑膠熱,歌手也更願意投資製作高音質的Hi-Fi唱片,但蕭指音樂發燒友始終佔少數。

藍光碟在內地普及程度不如香港,故不乏內地客去其店購買,更有人持清單來掃貨,可以有兩個購物籃之多。

盡管如此,蕭指這類客都只佔整體營業額的個位數,對香港唱片乃至整個行業也是微不足道。

蕭憶述,2010至2013年間,每間分店賣出的現金優惠券金額超過10萬,

現在營業額已不足以維持正常運作。

掙扎多年,他終於覺得要畫上句號。

下周三是太古廣場店最後一天營業,之後僅餘海港城店,蕭勁展說,關店總有先後,這較方便處理。這位年屆70的音樂人豁達地說,

任何事情都有終結。 

蕭勁展於金鐘廊所開的首間唱片店名為Do Re Mi,圖為1989年時太古廣場第一期店外觀(受訪者提供照片)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付費閱讀),標題及內文經編輯修改 

撰文 : 張少貞
葉芷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