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繪本重新認識親子關係 親子共讀專家菜姨姨: 親子關係應互相尊重

親子 11:38 2018/07/05

分享:

分享:

親子共讀專家菜姨姨從繪本中,明白到親子關係應互相尊重。

不少家長都想培養子女對閲讀興趣,在親子界享譽盛名的菜姨姨(蔡淑玲),是第一代故事媽媽。從一位普通媽媽到現時成為親子共讀專家,菜姨姨坦言,曾是一名怪獸媽媽,催谷孩子學業成績,幫孩子報讀興趣班,後來菜姨姨從閲讀中得到啓發,要孩子贏在起跑線,透過閲讀可打開知識大門,培養孩子學習動機,達到終身學習的效果;亦正因為閱讀,令她明白要做一位通情達理的媽媽,體會到與孩子相處要互相尊重,重新認識親子關係。

育有一子一女的菜姨姨,如今孩子均已長大成人,菜姨姨分享到,自己是一名幸運媽媽,在懷長子前曾經歷兩次流產,正當準備打消成為媽媽念頭時,竟成功懷孕并誕下兒子。

為給孩子最好 曾催谷兒子

由於兒子得來不易,在做媽媽的心路歷程中,菜姨姨坦言,想做好媽媽角色,想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給予孩子最好的東西,把握孩子0-6歲黃金期,期間開始閲讀,並在一次偶然機會,在台灣親戚家中,發現對方有很多親子書,遂回港後就開始找親子共讀書本。

她憶述,在兒子1歲時就買書為孩子伴讀,包括《三字經》,要兒子背《唐詩三百首》、 《24孝的故事》,兒子都會主動想她伴讀《三字經》,慢慢變成讀繪本,即圖畫書,共讀一段時間後,發現親子關係融洽。加上孩子年幼時,自己從事出版社工作,容易接觸到兒童圖書。

她坦言曾催谷兒子,

沒有一個家長不想自己的孩子好,我是一位對自己要求高,又對別人要求高的人,當和孩子看書時,我要他看完要寫報告,順手學認字。

尤其是孩子在升中前兩年,擔心若兒子升不了band1會不知如何是好,認為催谷下孩子就可以。除閲讀外,她曾叫兒子去學小提琴,因學小提琴對升中學有幫助。漸漸地,她發現和孩子的關係變得緊張,

兒子沒有離家出口,也沒有不理睬我,但當我搭他的肩膀時,兒子就會縮開,我知道,我們的相處方式出現問題,同時感受到兒子不開心。

菜姨姨稱,透過閲讀培養孩子學習動機。(陳偉能攝)

閱讀猶如當頭棒喝

繪本不僅能提升能孩子的閲讀興趣,菜姨姨更在閱讀中,深深領略到親子關係應互相尊重,她分享到,曾閱讀一本名為《你很特別》著作中,講述一個木頭人身上滿是貼紙,因它不漂亮且做的不好,摔倒時就會人在他身邊貼上貼紙,故事書中有一人類似上帝講到,其實每個人就應不一樣,若愈介意自己身上的貼紙,這樣貼紙只會更貼,只有自己不介意,貼紙自然會掉下。

《你很特別》這本書令菜姨姨有一番體會。

這個故事深深觸動了菜姨姨,

我們催谷子女成績時,是不是往往是為了別人的讚許呢?或者是擔心,家長沒信心,至令到小朋友沒有信心。

菜姨姨醒覺,每個孩子都很特別,自己也是一個獨特的人,不可能要求孩子與自己一樣,

從那一刻起,我反思到,我不能再那樣下去,不能再做怪獸媽媽,我應該要和我的小朋友一起成長。

爲了改善和兒子關係,做一名通情達理的媽媽,菜姨姨曾寫信給孩子,叫兒子寫下最喜歡及不喜歡媽媽做的十件事;另亦詢問兒子是否喜歡學小提琴,兒子直接了當說不喜歡,只因媽媽說學了之後對升中有幫助,並看到兒子放棄學小提琴的決心,終接受對方想法。

這次對話也這讓菜姨姨反省,

身為父母,若不站在孩子的角度,親子關係或會越來越差,加上孩子就快青春期,自己就快更年期,雙方衝擊會更大。

菜姨姨之後和兒子關係得到改善,現時一家四口相處融洽,她直言,在閲讀中,她找到更多親子相處的方向,自己亦開竅,不再催谷孩子成績,接納孩子的天賦,讓子女按自己的興趣來選科。

菜姨姨稱,閱讀沒有代溝。(陳偉能攝)

贏在起跑線 透過閲讀培養孩子學習動機

對於現時不少家長想子女贏在起跑線,菜姨姨認為,家長為孩子選擇興趣班,應以孩子的興趣為主,而不是要「贏在起跑線」為目標,若父母強迫子女參與,加上活動要求比孩子的能力高,只會令小朋友感到吃不消,這樣上興趣班就是壓力。

她認為,要孩子贏在起跑線,必需要透過閲讀,來進入知識與智慧的大門,

不是用學歷來標準化你兒子的前途,反而應該注重終身學習,學習動機 ,閲讀是進入知識與智慧的大門,親子共讀是提升孩子專注和耐心,培養孩子學習動機,更加需要堅持和恆心,才能達到終身學習效果。

到兒子學校當故事姨姨

菜姨姨亦分享自己從第一代故事媽媽走向親子共讀專家之路,她憶述,曾在看了一篇文章很有同感,說一個人閲讀可以陶冶性情,兩個人閲讀可以分享討論,這個世界只有自己的孩子喜歡閲讀,自己孩子好是不足夠,其他孩子好,才是重要的,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同學也一樣好。

故此,菜姨姨選擇公諸同好,在兒子讀小二時,眼見兒子已可捧讀一本文字書,但兒子的同學仍喜歡電子遊戲,為了讓孩子有書友,她到兒子學校做義工,當起故事姨姨,亦可以說是第一代的故事媽媽。

由於當時政府推動親子共讀,宣傳快樂學習,學界推廣閲讀風氣,加入家教會的菜姨姨在學校分享故事,憑着天生口才了得,講故事難不倒她。

另外她發現一個好大轉變,每當自己講故事的那本書,就會借得好快,一路做,這是推動的方式,加上當時有老師,專家、教育局朋友,教授,當時都是講閲讀理論,但用一個親身經驗,用媽媽和孩子講故事,好像就沒有經驗分享,所以之後有朋友邀請她分享共讀經驗,遂成為第一代故事媽媽。

菜姨姨分享透過親子共讀的重要性。(陳偉能攝)

菜姨姨名稱由來

她亦分享大家稱她為菜姨姨的由來,

因愈來愈多學校邀請我跟小朋友講故事,我需要建立鮮明的形象,我姓蔡 ,學校講故事,不想被叫阿姨、老師,故取了姓氏蔡的同音「菜」一字,最終訂名為「菜姨姨」,更選了胖胖白白、一年四季吃得到的白菜為個人標誌,當時經常一身綠配白的衣裳在校園出沒。

菜姨姨積極推廣兒童繪本及親子共讀,曾擔任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的初審評審。走到今天,菜姨姨的名字在本港繪本界享譽盛名,每月均有多場講座,她以推廣親子繪本為己任,以故事專家的身份游走學校、社區中,期望家長在共讀過程中,培養孩子對閱讀興趣。

【更多親子報道】

【延伸閱讀】家長寧願補習不買圖書 中文老師:小學是親子伴讀黃金期

【延伸閱讀】兒子童言獲靈感 媽媽開繪本展記錄孩子成長足印

【延伸閱讀】楊卓娜每天伴讀半小時:培養閱讀興趣是給女兒最佳禮物

【延伸閱讀】老師媽媽以故事書啟發學障兒 小三學識3000中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