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隊尋人組盼成橋樑 給親友一個答案

社會

發布時間: 2018/07/16 00:49

最後更新: 2018/07/16 00:56

分享:

分享:

新界北失蹤人口調查組女高級督察楊少芳(中)稱,無論尋找失蹤者結果如何,也是對親友的交代。(陳永康攝)

警隊失蹤人口調查組每天尋找失蹤人士,成功找到時卻未必人人生還,隊員在工作中見盡關係聚合散離,他們均期望可成為橋樑,給予失蹤者親友一個答案。他們亦提醒,很多失蹤報告緣於缺乏溝通,建議家人彼更多關懷和了解。

「失蹤人口調查組」每年處理全港約3,000宗失蹤人口個案,由65名警員組成。新界北失蹤人口調查組女高級督察楊少芳指,市民報案後,各分區警署會將個案分類︰普通或高危。高危人士包括︰12歲以下小童、有自殺傾向者、精神病患者及容易受傷害者(如要定時服藥)。

調查組會優先處理高危人士個案,會先了解失蹤者的資訊,如特徵、喜好、社交圈子、生活習慣等,再循不同綫索展開搜索。

調查組最近較大規模的行動,是在元朗山上尋找一名年約60歲、患腦退化、行動不便的男士,當時出動了失蹤人口調查組、機動部隊、警犬隊等等共200人,在山上連續找了4天,最終在山邊找到他的屍體。

楊少芳說︰「找到仍在生的失蹤者是最開心,見到其家人的喜悅,自己也有很大滿足感。但如果找到時已離世,也算是找到了一個答案,也是一種安慰。」

失蹤人士中,近3成是60歲或以上人士,很多時也被發現在過去工作的地方徘徊,或與腦退化有關。曾有失蹤長者因戴了智能手帶而被尋回,建議家屬可為長者配備具定位功能科技產品,以防不時之需。

楊笑言,不少失蹤源於誤會,比如情侶間吵架,一方離家出走後失去聯絡,另一方就誤以為對方失蹤,警員致電即能尋回;有跨境學童不想上學,就會在過關後自行走到附近公園玩,卻被老師誤以為失蹤;又有年輕人沒有知會家人下,到外國旅行一個月,令家人以為失蹤,最後需由警方與外國聯繫處理。她提醒,很多失蹤報告緣於缺乏溝通,建議家人彼此更多關懷和了解。

本港過去3年平均每年約有3,500宗失蹤人士報案,去年3,116宗報失中,至今仍有兩宗還未成功尋回。楊表示︰「我們不是失敗,只是還未找到,我們不會放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