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的免費渠蓋導賞團 遊走18區認識城市的變遷

親子

發布時間: 2018/07/16 13:14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42

分享:

分享:

怪獸舉辦渠蓋導賞,希望更多人認識香港歷史。

走在城市中,我們每天都踏過無數的渠蓋,卻甚少有人留意渠蓋本身的故事。香港兆基創意書院應屆畢業生「怪獸」,花2年多時間走訪本港各區,拍攝各式渠蓋花樣照片,研究蓋上的文字和圖樣,去年9月在校內舉辦展覽。

今年5月考畢DSE後,「怪獸」隨即開辦免費渠蓋導賞團,供本港市民參與,從規劃路線、設計刊物、宣傳等全部一手包辦,至今已舉辦了近20團導賞,她期望有更多人了解香港歷史,認識城市發展的變遷。

高中選修藝術科的「怪獸」,3年前需要為其校本評核習作構思主題,當時她從新聞得悉英國殖民時期所用的郵筒逐漸被取替,深水埗的棚仔布市場亦收到政府的搬遷清拆通知等,她覺得香港的歷史正在逐漸消失。她希望用自己的習作,記錄平日被人忽略、卻具歷史價值的東西。

我發現街上的渠蓋非常密集,幾乎每行幾步就有一個,而且有不同的花紋、文字,標示所屬的政府部門、鑄造廠品牌等。它不只是渠蓋,而是見證、記載着城市發展的痕跡。

怪獸去年舉辦渠蓋展覽。(受訪者提供)

辦渠蓋展覽

「怪獸」開始研究各個渠蓋的特色和歷史,第一個查看的是「工務局」的渠蓋,工務局是政府在1997至2002年的決策局之一,現在雖然已經廢除,但渠蓋還在街上,留下歷史的痕跡。而渠蓋下,不但有食水鹹水,還有電訊設備、煤氣喉等。

經過2年半的資料搜集和整理,「怪獸」在去年9月至10月於校內開辦渠蓋展覽,展出她在全港各區拍攝的2,000多張渠蓋照片和其歷史故事;她又利用陶泥、木製帽具等重塑特別的渠蓋;並用藍曬技術模擬渠蓋長期受到陽光照射、有溫度的感覺,展覽吸引超過200人參觀。

展覽期間,我為參觀者做導賞,發現不少人都有興趣。展覽完結後,我覺得社區是最好的藝術場地,不如帶人走入各區參觀真實渠蓋。

小朋友都很投入參與渠蓋導賞的遊戲。(受訪者提供)

帶團走入社區

在完成DSE考試後,怪獸開始籌備和規劃導賞路線,她表示,每條導賞路線都會參觀該區獨特的渠蓋,例如中西區的導賞團會欣賞英國鑄造廠製造的渠蓋,從渠蓋見證政府部門的變遷;元朗區的「疏冷」(去水渠蓋),印有其所屬屋邨的名稱,由於該區是九十年代發展,所以較少歷史性渠蓋,可體驗新市鎮與市區渠蓋的分別,因此她設計每條路線都需花2至5日去實地考察。

每次導賞時,怪獸亦會為參加者預備「渠蓋小卡」,介紹該區的渠蓋,讓參加者之後自行閱覽和研究。她更特別為小朋友設計遊戲活動,用貼紙模擬渠蓋的開關,並附有分辨水、電、煤、網路等渠蓋的方法。

怪獸至今已舉辦近20個渠蓋導賞團。(受訪者提供)

費用全免:不欲增設門檻

導賞活動公開予全港市民參加,分為公開團和包團,公開團是由怪獸訂定日期和時間,參加者可以電郵或私訊其facebook專頁「渠蓋展館 Manhole Cover Gallery」,每團約5人左右;此外,參加者亦可自行組團,再向怪獸預約導賞日期和時間,所有費用全免。

所有物資、刊物都是用我自己的零用錢去做,不計投放的時間,每團的成本約80元左右。不過,我不想收費,令事情變得商業化,若訂價太高可能沒有人來,但訂太低也無法維持成本,而且社會有不同經濟背景的人,我不想令團費變成門檻,因為渠蓋是全港市民共同擁有的。

自5月中至今,怪獸已帶了近20團導賞,參加者不少為親子,還有退休人士、教師,甚至建築工人等。她表示,小朋友的反應令她最為感動,除了投入導賞活動,她亦收到一些家長的回饋,指孩子對渠蓋的認識和興趣大增,回到居住的社區還會分辨污水、雨水渠等。

怪獸將於今年9月,入讀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應用歷史系高級文憑。她表示,希望學習更多香港的歷史背景,並繼續做有關渠蓋的研究。不過,開學後未必有太多時間做導賞,有機會暫停或每月只做一團,會再視乎情況而決定。她亦計劃明年暑假,再做一個有關渠蓋的藝術展覽。

【更多親子好去處】

消防及救護學院8月5日開放日 4大地點搶飛近距離接觸消防員

暑假親子好去處推介 參觀藝術展讓孩子發掘自身興趣

撰文 : 林愛娜 TOPick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