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女疑遭冒名借貸被騙8.2萬元 

社會

發布時間: 2018/07/22 14:02

最後更新: 2018/07/22 15:24

分享:

分享:

May收到多次信件及騷擾電話,要求她歸還款項,至7月初,更有兩名男子到她的住所拍門催促還錢,令其家人受驚。(林宇翔攝)

民主黨接獲一宗「冒認身份借貸及電話訛騙」的雙重詐騙案,初出社會工作的22歲事主May(化名),今年4月初接獲一名自稱日本公司代表的男子Henry來電,稱公司職員手誤下轉賬了8.2萬元至她的恒生銀行戶口,事主檢查戶口發現有一筆不屬於自己的8.2萬元,對方稱十分緊急,需當日取回款項應急,又指怕再「入錯數」,希望事主將款項提取,再會面交收。入世未深的May,在出於好心及不虞有詐下,相約Henry在荃灣將款項「物歸原主」。

豈料數天後,May突然收到東亞銀行的「貸款申請獲批通知書」信件,指事主申請的8.2萬元已獲批及過戶,事主從未申請貸款,聯絡銀行理論才驚覺遇上「雙重詐騙案」,估計在收到可疑來電前,被人冒認身份,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向東亞銀行申請借貸15萬元,最終東亞銀行批款8.2萬元。

民主黨接獲一宗「冒認身份借貸及電話訛騙」的雙重詐騙案,女事主(左二)被騙8.2萬元。(經濟日報記者攝)

事主隨後知會銀行,欲澄清責任,但銀行多次不肯合作,包括提供借貸錄音、簽名式樣、電話號碼及其他資料紀錄作對證,亦不肯主動報警處理。

May無助下報警求助,惟警方兩個月後仍無具體行動,當事主再要求補錄口供時,竟被一警員質疑有所隱瞞及涉案,更反問事主是否曾大意洩漏個人資料,至今警方從未向May交代案件處理進度。

期間,May先後收到多次信件及騷擾電話,要求她歸還款項,至7月初,更有兩名男子到她的住所拍門催促還錢,令其家人受驚。May為免再有人上門騷擾,驚慌下償還首兩期、約6,000元供款,她本月中再與銀行分行職員商討,惟銀行稱警方已介入事件,繼續拒絕資料,更堅稱事主「有責任繼續還款」。

May聲淚俱下地表示,因為屢收到騷擾電話,連累工作也失去,又指轉新工後,第一份薪金亦全用作還款,無力交家用、電話費等。她又質疑,上一份工作沒有糧單證明,在東亞銀行亦沒有存款,為何銀行仍批出該貸款。當向東亞索取借款文件,對方多次拒絕,甚至以保護個人私隱為由,拒絕透露聲稱是「May本人提供」的資料。

May收到多次信件及騷擾電話,要求她歸還款項,至7月初,更有兩名男子到她的住所拍門催促還錢,令其家人受驚。(林宇翔攝)

協助May的立法會議員尹兆堅表示,曾向環聯信貸公司申請事主的信貸紀錄,發現由本年3至4月,曾有9筆以事主名義向大新銀行、東亞銀行、安信、UA等申請借錢的紀錄,申報的個人資料更有不屬於事主的電話及地址,證明事件極可能涉及詐騙,譴責東亞銀行及警方多月來的消極態度令事件更難水落石出,令事主蒙冤受騙。

他亦指,現時坊間不少借貸服務門檻過低,促請金管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責成銀行業堵塞漏洞,防止更多市民受害。

TOPick 記者向東亞銀行及警方查詢,未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