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女墮雙重騙局 失8.2萬元

社會

發布時間: 2018/07/23 08:00

分享:

分享:

一名22歲女子(左二)在沒有簽署任何文件下,疑被騙徒冒認身份借得8.2萬元,並通過電騙提取款項。(林宇翔攝)

偽冒身份借貸騙案日益猖獗,更有變種趨勢,有90後女事主在沒有簽署任何文件下,疑被騙徒冒認身份,9度以其名義借大額貸款,其中一次成功借得8.2萬元,並轉帳至事主銀行戶口;騙徒其後致電事主,訛稱因手誤入錯數轉帳了一筆應急錢到事主戶口,事主見戶口確實多出款項,不虞有詐提款物歸原主。

事隔數天後,事主接獲銀行信件,始驚覺被借貸,無辜負債的事主屢次要求銀行提供借貸文件不果,更慘被追數導致失去首份工作。

東亞銀行回覆指,貸款服務有既定規格進行申請文件核實,會查核申請人信貸紀錄、於放款時確保戶口資料正確,是次個䅁已將貸款存入事主指定戶口,其後她報稱未有申請貸款,一直有與她保持聯絡及跟進,而早前銀行發出追款通知,屬逾期還款一般程序,銀行提醒事主還款,沒有將個案交予收帳公司處理。

東亞又指,由於事主自行向警方報案,警方已聯絡銀行,會配合警方提交所需資料。

22歲的女事主May(化名),4月初接獲自稱日本公司代表的男子來電,稱同事錯誤轉帳8.2萬元至其恒生銀行戶口,事主檢查戶口發現確有一筆不屬自己的款項,對方稱需當日取回款項應急,希望事主提取現金及見面交收。

May出於好心歸還款項,豈料數天後她接獲東亞銀行信件,指其申請的8.2萬元已獲批,聯絡銀行後才驚覺被騙,疑在收到來電前被人冒認身份,透過手機App申請借貸15萬元,最終獲批8.2萬元。

事主指出,她隨後向銀行澄清,但對方不合作,拒絕提供借貸錄音、簽名式樣、電話號碼等作對證,在無助下報警求助,惟警方兩個月後仍無具體行動,當事主要求補錄口供時,竟被一警員質疑有所隱瞞及涉案,更反問她是否大意洩漏個人資料。

她質疑,之前工作沒有糧單證明,在東亞沒有存款,為何銀行輕易批出貸款,當她向東亞索取借貸文件時多次被拒,銀行更以保護個人私隱為由,拒絕透露聲稱是她本人提供的資料。

協助事主的立法會議員尹兆堅表示,曾向環聯信貸公司申請事主的借貸紀錄報告,發現本年3至4月,曾有9筆以事主名義向大新銀行、安信、UA等借貸的申請,報告內的個人資料,更有不屬於事主的電話及地址。

尹形容,是次案件手法較新,屬雙重詐騙案,譴責東亞銀行及警方多月來採取消極態度,令事件難以水落石出,要求銀行停止或取消追討款項;他又指出,坊間不少手機App及網上借貸門檻過低,促政府責成銀行業審視及堵塞漏洞,防止更多市民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