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墮樓】母疑患產後抑鬱事前自殘 醫生:單親欠支援高危
發布時間: 2018/07/24 19:18
最後更新: 2018/07/24 20:47
最新消息:據了解,女事主患有產後抑鬱,曾兩度自殺不死。女事主任職設計工作,未有結婚,一對兒女的生父已有一段時間沒出現。
油塘邨華塘樓下午近3時發生的母子墮樓案,消息指,母親疑患產後抑鬱,事發前外傭外出回家,目睹女事主割手流血,大驚逃落樓下求救,未幾女事主便與18個月大幼子墮樓。幼子左手骨折,送院搶救。
消息指,35歲梁姓女事主與一對子女及外傭同住上址,2015年搬入上址,一對子女姓李,墮樓的是18個月大幼子,事發時其4歲胞姊正在外婆家。
警方初步調查顯示,女事主事發前叫外傭落街購物,其後曾用利刀自殘,外傭不夠錢折返,驚見主人受傷,大驚跑落樓求助,但女事主就與幼子就墮樓。
社署發言人表示,有關家庭是非政府機構營運的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的個案。事發後,服務中心的社工已接觸其家屬,以提供適切的支援。
TOPick曾訪問精神科專科醫生何浩賢,拆解產後抑鬱的常見症狀,當中包括:
- 無故哭泣
- 失眠或早醒
- 經常感疲倦
- 甚至對孩子失去興趣
如以上徵狀持續達2星期或以上,就有機會患上產後抑鬱症。產後抑鬱症可分作輕、中及重度,輕者,患者會常感不開心,勉強仍可照顧小朋友;嚴重的可出現幻覺、想輕生甚至殺死BB。
產後抑鬱的症狀與抑鬱症定義相同,前者是在產後6星期至1年內出現。何浩賢指,
婦女生育後因賀爾蒙的改變,加上照顧BB如餵夜奶,日常操勞,會令情緒容易出問題。
根據數字,13%至19%的準媽媽有機會患上產後抑鬱。
另外,一些高危因素,包括家庭成員有情緒病、本身性格容易焦慮悲觀、家庭壓力如家暴、單親、缺乏支援,也較大機會出現產後抑鬱。
何醫生指,半數婦女在產前已有抑鬱症狀,如家人發現她在妊娠期已有情緒低落,已需密切留意,並加強支援,紓解孕婦其壓力和焦慮。另外,約40%至80%產婦,會在生育後3至5日維持短暫數天的情緒低落狀況,如想喊及失眠,這與生產後的賀爾蒙改變大有關係。
不過,較嚴重的情況,可能會在產後約兩星期出現幻覺、妄想,猶如精神分裂類的症狀,病情會突然差得很快,當事人或者會聽到有人指責自己的聲音、BB喊聲、BB會加害自己等。
何醫生指,要檢測產婦有否患上產後抑鬱症,可使用不同的評估工具包括EPDS、CES-D,但確診則需靠醫生的專業臨床經驗,
醫生會根據DSM(美國精神科學會《診斷及統計手冊》)的準則來確診,分析當事人是否連續兩星期或以上情緒低落、動力差、對事物失去興趣、常感疲累、失眠、易喊、胃口差、忟𤺧等。
目前治療產後抑鬱與一般抑鬱症相同,包括藥物、心理治療及家庭支援3方面:
- 藥物
常用是血清素,有媽媽擔心哺乳期問服藥會受影響,何醫生指此藥溫和,一般服用後數周已見情緒好轉,惟病人不能自行停藥,要由醫生決定。
- 心理治療
主要為認知行為治療,誘導患者回復正面思想。
如媽媽覺得生BB後老公不再關心她,其實相反叫她想想:丈夫有哪些地方很關心她。
- 家庭支援
家人或外籍傭工可幫忙分擔換尿片、餵奶等實際工作;聆聽準媽媽傾訴及開解。
更多有關此案經過,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