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研人工塑料骨 如真骨助復元

社會

發布時間: 2018/08/14 12:29

最後更新: 2018/08/14 12:30

分享:

分享:

理大研究團隊指,是次研究在2012年開始,經費約300萬元。

理大與四川大學合作,創造出具形狀記憶,可用作修復骨骼,結構近似天然骨骼的人工骨支架。適用於骨折、骨缺損的傷處再生。

新式人工骨支架以塑料「聚氨酯泡沫」(polyurethane foam)及天然骨頭成份「羥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納米粒子製成。人工骨支架在攝氏0度時可被壓縮,在攝氏40度時可回復原來形狀。可用微創手術移入體內,填補骨骼受損的地方。未來需進行不同應用性測試,預計最快5至6年後臨床應用。

人工骨支架有別於傳統物質,骨支架內有大量孔洞,大小平均為670微米,結構接近人體天然骨骼,可承受人體正常活動的壓力,不致斷裂。

新人工骨支架可塑造出不同形狀。

而新支架本身有天然骨成份,可引導體內細胞、血管進入人工骨支架內生長,融入人體天然骨骼中。

研究團隊首席研究員,紡織及服裝學系教授胡金蓮指,團隊已在18隻兔子的膝關節進行實用性測試,證實曾植入人工骨支架的骨缺損位置,在12周內傷口有46%修復,而無骨支架的傷口只有24%修復。

撰文 : 梁康然 Topick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