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2成兒童超重或肥胖 愈吃愈肥揭炒菜方法出錯
發布時間: 2018/09/28 17:44
最後更新: 2019/09/11 19:34
兒童過重或肥胖問題引起關注,他們很大機會在成年後持續肥胖,而且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亦增加,如高膽固醇或高血壓。來自基層家的、今年12歲的文哲身高不足1.5米,但體重達120磅。文哲媽媽指,街坊出出入都叫兒子「肥仔」,令她開始擔心兒子的健康。她坦言因收入有限,平時都食得相當「清淡」,不明白兒子為何會肥胖。
TOPick記者上月跟文哲媽媽一起到街市買餸,發現文哲媽媽平均花費50元購買2至3天的晚餐,主要都是買菜、豬上肉和豆腐。她表示:
我通常會加蠔油豉油一起炒肉,而菜都是炒的。
當日,文哲媽媽買了一斤白菜、一斤豬上肉及兩塊豆腐模擬平日煮晚餐,她將蠔油和豉油放進豬肉和豆腐炒,更會將豬肉上的肥膏切下來落鑊炸油,她指:
平時我都會留肥肉位來炸油,用來炒菜相當香口,扔了的話好浪費。
豬油不健康,但文哲媽媽認為最重要是可以節省食油、省錢。她無奈說:
不炒的話呀仔不喜歡吃,都沒辦法啦。
澳洲註冊營養師黃兆章(Anson)表示,豬油的脂肪有41%屬飽和脂肪,豬油屬動物脂肪,含膽固醇,若用豬油炒菜,會令蔬菜添加很多脂肪和膽固醇,
長期過量攝取飽和脂肪,會令血液內的壞膽固醇水平增加,繼而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譬如心臟病、中風等等。
Anson建議,選擇不飽和脂肪含量比較高的食油炒菜會較健康,如橄欖油、芥花籽油及花生油,
因單元不飽和脂肪可以降低血液內的壞膽固醇,同時亦都能夠提升血液內的好膽固醇,對心血管健康非常有利。
Anson又指,豉油和蠔油都屬於一些高鈉的調味品,會增加人患上高血壓的風險,而高血壓也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建議市民可使用天然材料去取代高鈉的豉油和蠔油,例如薑蔥、蒜、洋蔥、黃姜粉、蘑菇、檸檬及番茄等等。
記者:勞佩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