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新電腦系統為逾30種傷病提供急救指引 望提升存活率

社會

發布時間: 2018/09/27 20:47

最後更新: 2018/09/27 20:49

分享:

分享:

消防新電腦系統為逾30種傷病提供急救指引,望提升存活率。

消防處引入全新的調派後指引電腦系統,為召喚緊急救護服務的市民提供32種傷病的急救指引,包括中風、哽塞、分娩、觸電、心跳或呼吸驟停、遇溺及性侵犯等,希望在救護車未抵達前到先穩定傷患者情況,及提高存活率。 

消防新電腦系統為逾30種傷病提供急救指引,望提升存活率。

消防處於2011年起已就6種常見傷病,如燒傷、手腳骨折、流血等向召喚白車人士提供調派後指引服務,至今共發出逾4萬多次指引,有1.86萬名曾接受服務的市民稱指引易明,消防處早前引入新電腦系統,將提供相關指引的傷病類別增至32種。消防處助理處長(總部)楊恩健表示,新指引將於10月4日正式推行,並已增加18名人員,由2名前綫人員處理一宗召喚,分別負責調派白車及向求救者提供初步急救指引,希望在救護員到場前可先穩定傷患者情況,並提升存活率。

雖然消防處擴展指引類別後,處理召換電話的時間較以往平均增加1分鐘,但楊恩健強調,不會影響92.5%的緊急救護服務召喚於12分鐘內到場的服務承諾。

消防處助理處長(總部)楊恩健(中)表示,新指引將於10月4日正式推行,並已增加18名人員,由2名前綫人員處理一宗召喚,分別負責調派白車及向求救者提供初步急救指引,希望在救護員到場前可先穩定傷患者情況,並提升存活率。

被問及如有人按指引為傷患者急救後反導致對方情況惡化、甚至死亡,急救者及提供指引的人員是否有法律責任時,楊恩健稱,該指引由國際緊急調派研究院研發應用逾30年,在40個國家、約3000個緊急部隊調派中心都已採用類似的電腦系統及發問指引,不懂急救的人亦能按指引做,即使最終未能救到病人亦無因而引發訴訟,相信不會出現太大的偏差及互相追究責任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