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成被家人禁足20年 社工感慨:錯過治療喪失自理能力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18/10/12 11:06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39

分享:

分享:

精神病要及早治療。

筆者從事精神健康服務十多年,聽過不少個案說:「我無病,家人(求助者)先有病!」社會對精神病康復者(較合理的稱呼為「復元人士」)存有誤解及標籤,加上精神病及情緒病等在病發初期也不易察覺,換轉是筆者被人指患了精神病,也未必會接受。

以下是3個針對精神病患常見的謬誤,希望公眾能認清真相。

謬誤1:精神病是受了刺激、情緒病是一時看不開才會出現,過後會自然好!

真相:精神病學上早指出病發與壓力有關,病發但忽視及早治療,患者的個人功能可能會出現不能逆轉的倒退,復發機會亦倍增!每一次復發,腦部功能倒退的情況就更嚴重。

曾有個案精神病患被視為「秘密」,遭家人禁制在家不與外界接觸,直至家人離世,病患始被發現。然而患者於病發後二、三十年才接受治療,大多已失去獨立生活的能力,餘生只能在護理院渡過。若能及早治療,復元朋友可以回歸日常,繼續上班上學的例子比比皆是!

謬誤2:精神科藥物要食一世。

真相:曾有個案因工作不如意及婚姻問題,出現嚴重抑鬱徵狀:情緒低落、失去生活興趣、無胃口進食、甚至有自殺傾向。筆者初接觸該名患者時,評估其情況已建議盡快求醫,惟他表示聽過一旦開始服藥便不可以停藥,否則病情會更壞,斷言拒絕!

經筆者解釋後,他漸明白抗抑鬱藥對紓緩病情有關鍵作用,事實上患者經過一個療程的藥物治療後,可逐漸減藥甚至停藥。

謬誤3:精神病患者有暴力傾向,易受刺激傷及無辜,少接觸為妙。

真相:精神病患者中,有暴力行為的病患佔總人數不到百份之五,多是由於缺乏適當的治療所致。相信是大眾受傳媒報道或電視劇集渲染,以致將精神病患與暴力聯繫。

正因為負面標籤,復元人士傾向較被動、內向和退縮;如公眾人士願意接納他們,加上適切的治療及輔導,復元人士一樣可以為社會作出貢獻,融入社會!

更多關於精神病資訊,請【按此】。

【延伸閱讀】媽媽照顧思覺失調女兒壓力崩潰 治療師:學會欣賞令媽媽病癒

【延伸閱讀】一次跣低再也不敢走後門 社工:過於憂慮不等於患焦慮症

撰文 : 黃可欣 香港心理衞生會臨床服務督導、註冊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