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18】香港不能走福利主義 張建宗:不等於不能多做關愛措施

社會

發布時間: 2018/10/14 13:50

分享:

分享:

張建宗讚揚新一份《施政報告》全面回應市民的需要。(資料圖片)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張建宗在今日(14日)發表的網誌中,讚揚新一份《施政報告》全面回應市民的需要,充分體現政府「事不避難」、「積極有為」的管治新風格及新思維。他又指,政府建議的新措施和持續推行的措施,全部都是一脈相承,惠及各階層市民,包括落實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增加政府的財政預擔至293億元;延長法定產假至14星期,並由政府承擔額外產假增加的開支,由政府主動財政介入勞資關係是前所未有,反映政府有擔當和政治勇氣及決心。

對於外界指政府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無做事,張建宗今早出席商台節目時反駁,這是不公允的評論,又指特首林鄭月娥宣讀《施政報告》講辭篇幅較以往短,只因大部份市民未必有時間閱讀整份報告,才產生誤解。

他續稱,施政報告中提出240多項新措施,如關愛基金「長者牙科服務資助」的受惠對象降至65歲或以上;長者生活津貼會擴展至廣東及福建,讓本港居民安心在當地安老;以及全方位針對性協助少數族裔,另外政府亦與消防處研究,可否放寛安老院舍24米的高度限制。他強調,《施政報告》的措施並非民粹,而是關心市民,希望建立關愛共融的社會。

張建宗續稱,本港不會亦不能走福利主義,不等於不能多做關愛措施,但也需要有限度;例如延長四周產假的措施,政府不能完全「包底」,不過他形容有關措施是政府破格思維的結果。

至於政府是否不考慮全民退保,張建宗指,沒有事情會全關上門,現時有多項措施協助長者,如長者生活津貼及年金等,亦不斷優化。至於標準工時,張建宗指勞工問題要逐步進行,更形容今屆政府已「好大手筆」,如強積金取消對沖的終極方案,政府補貼金額已比原先增加4倍,即使商界仍然反對,亦不會意氣用事而減少資助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