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無懼「山竹」威脅 不規則扭工字塊減隧道壓力

社會

發布時間: 2018/10/17 20:51

最後更新: 2018/10/17 21:03

分享:

分享: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外由多個扭工字塊組成的人工島防波堤,其不規則的擺放設計,是避免大量扭工字塊對隧道造成壓力。(黃建輝攝)

港珠澳大橋本月23日在珠海舉行通車儀式,百年一遇的超強颱風「山竹」上月正面吹襲廣東,作為現時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主體大橋及人工島大部分設施,在颱風後均完好無缺。

「山竹」上月吹襲廣東,內地中央氣象局當時一度預測其風力高達17級,根據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提供的資料,大橋最高可抵抗16級颱風,大橋管理局副局長余烈表示,主體大橋是按100年一遇的颱風標準來設計,人工島亦足以抵禦300年一遇的高水位。

記者在颱風過後到大橋參觀,發現「山竹」對主體大橋及人工島都並無影響,大橋位於珠海收費站已進行了臨時鞏固工程。余烈表示,「山竹」期間當局安排了83位值守人員,駐守在大橋不同位置,其中21人在應急指揮中心,橋上只有個別路燈損壞,一些可活動的較大型的路燈亦已預先調校下來,抵擋強風。

至於由多個扭工字塊組成的人工島防波堤,因其不規則的擺放設計,令不少人誤以為是遭海浪沖散,余烈強調,人工島的防波堤有兩種擺放方式,一種是在水面規則地擺放,另一種則採用了水下定點隨機擺放方法,扭工字塊在水中是扣連在一起。他解釋,因人工島島頭與海底隧道十分接近,故採用隨機擺放方式,以避免大量扭工字塊對隧道造成壓力。

局方強調,有關工程是完全按照施工圖進行,對於效果圖與現實照片有所分別,余烈表示,效果圖只是用作示意,並非實際的施工圖,希望大家不要作準。

港珠澳大橋半小時到珠海 自駕遊要取配額大橋費170元【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