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鏈受塑膠污染 奧地利研究:人類糞便樣本首驗出微塑膠

社會

發布時間: 2018/10/24 00:03

最後更新: 2018/10/24 11:10

分享:

分享:

微塑膠多用於製造水樽、食物包裝和餐具,料通過相關製品的棄置而進入食物鏈。

近年塑膠污染問題愈趨嚴重,最新研究發現,科學家首次在人類糞便樣本發現微塑膠。

本港專科醫生估計,微塑膠可能透過食物鏈、食水或塑膠製品3個方式進入人體,甚至直接入血,有機會影響腸胃免疫功能。

有環團認為這是重要警號,反映塑膠製品或因棄置令其成分進入食物鏈,呼籲大眾應從源頭走塑。

奧地利環保署與維也納醫科大學合作,從8位來自歐洲、日本和俄羅斯等人類實驗對象身上採集糞便樣本,採樣前一周他們都有進食過塑膠包裝食物和飲用樽裝水,當中6人曾食過海魚。結果發現全部人的糞便樣本均驗出有微塑膠,當中包括9種不同塑膠,以聚丙烯(Polypropylene)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最常見。每10克糞便樣本平均含有20顆粒的微塑膠,大小由50至500微克(Micrometres)不等。

負責領導研究的維也納醫科大學研究員Philipp Schwabl表示,這是首個同類研究,證實微塑膠會到達人體腸胃,印證醫學界一路以來的假設。他認為微塑膠對人體的影響值得關注,尤其是腸胃疾病患者。根據研究結果,團隊估計全球逾50%人口的糞便可能含微塑膠,但強調需大型研究作支持。

本港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吳昊估計,微塑膠可能透過食物鏈、食水或塑膠製品3個方式進入人體,但過往未有相關研究,未能確定真正來源。他指微塑膠愈細小愈危險,細小至個位數微克的塑膠最大機會入血,雖然研究結果中,最小的顆粒有50微克大,入血機會較低,但人體白血球有機會吞下微塑膠嘗試消化,令腸道部分位置發炎,改變了免疫系統,甚至影響其他細菌增生。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陳可淳認為,是次研究結果是重要警號,研究結果中的兩種微塑膠多用於製造水樽、食物包裝和餐具,反映這些製品或因棄置、令其成分進入食物鏈,形容是人類自食其膠。她呼籲企業和政府推行措施走塑源頭減廢。

【更多塑膠污染報道】

海魚口腔塞滿塑膠哽死 執垃圾義工:劏開魚肚全是膠

9成食鹽含可致癌微塑膠 中國和台灣出產食鹽高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