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小學設功課堂還學生課餘空間 反被怪獸家長利用加操做練習

社會

發布時間: 2018/10/30 07:30

分享:

分享:

保良局田家炳小學校長陳詠賢表示,希望透過導修堂釋放空間,讓學生減壓。(車耀開攝)

大部分全日制小學生放學後需繼續埋頭苦幹做功課。大埔區一間小學決定還原「真●全日制」將每周3天的下午課堂騰出,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大部分功課,以釋放課餘空間做學生自己喜歡的事。

但卻有怪獸家長扭曲措施原意,利用多出的時間,安排子女到補習社「加操」,校方需再加強推動家長教育。

保良局田家炳小學校長陳詠賢表示,認同教育局於2015年底發出的《家課與測驗指引》理念,故在2016年在上課時間作出調動,將周二至四午膳後的2節課改為導修課,每節半小時、每日共1小時,由中英數科教師指導學生做功課,大部分學生均能在堂上完成全部功課。

陳詠賢表示,學生及家長反應良好,形容學生「開心咗」,「有更多時間做自己嘢」,包括提升閱讀時數,按校方收集的家長問卷數據顯示,每天平均閱讀時數多於1小時的學生比例,由推行前的25%,2016/17首年實施已大幅提升至73%;近90%家長認同導修課有助學生更有效率地做功課。

不過,有學生向學校反映,放學後會被家長安排去補習社操卷或做額外補充作業。陳詠賢坦言,措施原意是為學生減壓,

但有時候部分家長取態調返轉,既然有多啲時間就再做多啲囉,變咗做完功課嘅獎勵就係再多第二樣功課,有小小奇怪。

她明白到家長有自己的取向,如得悉有關情況,校方會透過家長教師會、每天早上接學生時跟家長打招呼時間,以及家長座談會等表透訊息,

希望慢慢滲返一個正確處理小朋友空間的概念。

此外,該校本學年起將每年考試次數由4次減到3次,釋放空間,減低師生預備考試的工作量,強調要有充足教學時間,才能達到回饋教學,估計新措施能增加2星期教學時間。

繁忙兒童早瞓半小時不是夢 學校設功課堂釋放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