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人均消耗海鮮冠絕全球 紅衫魚恐面臨絕種

社會

發布時間: 2018/11/04 16:43

最後更新: 2019/09/11 19:38

分享:

分享:

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有機資源中心總監黃煥忠指,轉為購買和食用有機水產可支持可持續漁業發展。(陳偉英攝)

港人愛吃海鮮,但全球海鮮數量急急降,隨時食到絕種。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統計數字顯示,2013年香港每年人均消耗65.6公斤海鮮,遠超全球平均的20公斤,香港人常吃的紅衫魚數量估計在過去10年已經下降了30%。有本地大學倡建議香港市民可挑選可持續的有機水產進食。

香港浸會大學及香港有機資源中心於今年9月對543個市民進行了本港消費者購買有機水產市場調查,發現76%的受訪者每星期均食用水產至少一次,近四成的受訪者曾在過去一年買過或吃過WWF海鮮選擇指引當中「紅色-避免」類別如紅衫魚(39%)、黃花魚(38%)及黃𩶘䱽(35%)等等。

中心指,野生水產遭過度捕撈,對生態造成嚴重影響,建議市民可考慮改吃有機水產。

紅衫魚、黃花魚及黃𩶘䱽均為WWF海鮮選擇指引當中「紅色-避免」類別的水產。(陳偉英攝)

不過,中心的調查發現港人在可持續水產方面知識貧乏,雖有過半受訪者曾購買進口有機三文魚,但是只有25%和22%的受訪者曾購買本地寶石魚及本地鯇魚,更有超過八成的受訪者表示無聽過或買過有機水產,反映本地的有機水產暫時未能滲入香港的有機消費市場。

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有機資源中心總監黃煥忠指,全球過度捕撈問題嚴重,海洋資源被過度耗用,轉為購買和食用有機水產可支持可持續漁業發展,只要能夠加強公眾教育,有望增加本地有機水產的曝光率。

不過,他指有機水產生產只可使用價格相對較高的有機魚糧,價位在1.1萬元一噸,相較傳統魚糧貴6000元,而且有機水產的折損率高,易受天氣溫度影響導致產量不穩定,現時本地有機與產量每年最多只有2萬多條,遠低於市場需求,在未肯定賣貨量的情況下,漁友未能有信心大量養殖,目前只有11個認證漁友參與,他建議政府增對漁民的養殖津貼,協助積極開拓可持續的本地漁民有機水產養殖市場。

由本地認證漁民繁殖的有機水產羅氏蝦。(陳偉英攝)

另外,他表示有機魚的價格相對較常規魚昂貴,除了因為魚糧價格高外,亦與飼養要求高有關,例如魚塘周邊的草地不能使用化肥,劏魚亦要使用較為人道的方法等等。他補充,以寶石魚為例,一條12兩的價錢約在70至100元不等。

目前,有機水產的零售點少,集中在假日農墟,如果市民有需要,或可於魚類統營處的直銷服務訂購。

記者:勞佩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