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明生:明治天皇VS余慕蓮希望小學

休閒消費

發布時間: 2018/11/12 04:00

最後更新: 2018/11/12 04:04

分享:

分享:

最近同余慕蓮飯聚時,談起她捐建的希望小學。希望工程創立於1989年,目的是為了保障中國適齡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我回想起1905年的日俄戰爭,日本全殲俄羅斯海軍。究原因,明治天皇得意洋洋地說過這樣一句話︰「打敗俄國的不是日本軍隊,而是日本的小學教師。」可見當時明治政府大力發展教育,為日後強國之路起了關鍵作用,證明「少年強,即國強」。

1872年,明治五年,明治天皇頒布了「學制」,「邑中不得有不學之戶,家中不得有不學之人」,學制頒布後,日本全國的小學達到了24,000所,和近代數目相若。1879年頒布了《教育令》,規定兒童最低必須接受16個月的義務教育。不久之後,義務教育時間發展到三年、四年。1906年,日本的義務教育時間已發展到了六年。

《明治憑甚麼》節目中,我走訪日本明治維新時代的不同教育機構,例如山口縣的明倫館,在幕府時代是一間武士藩校,校名源自《孟子》:「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到了明治維新時,整個教育制度出現180度的轉變,藩校改為明倫小學校,接受教育不再是武士的專利,而是全民義務的西式教育。這間明治版希望小學,比余慕蓮的希望小學早了足足一個世紀!

原文刊於《晴報》

撰文 : 項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