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資助改計法降門檻 未婚病人當1人家庭及資產打五折計算

社會

發布時間: 2018/11/12 17:38

分享:

分享:

藥物資助改計法降門檻,未婚病人當1人家庭及資產打五折計算。(資料圖片)

部分罕見疾病和癌症藥物極度昂貴,現時雖有「安全網」撒瑪利亞基金和關愛基金為有經濟需要的病人提供援助,但被批評申請門檻過高。當局新建議修改家庭定義及家庭資產計算方法,包括未婚病人當作1人家庭計算,以及資產計算「打五折」。顧問推算改變計算方法後,藥物資助總額每年會增加約 2.097億元至7.458億元。

醫管局於去年底委託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及香港 浸會大學社會工作學系進行顧問研 究 ,檢討撒瑪利亞基金和關愛基金醫療援助項目現行的經濟審查機制。醫管局與食衛局今日聯合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公布檢討後詳情,建議就現行的經濟審查機制進行兩大修訂。

首先是家庭定義,在現時的「家庭」定義下以「同一屋簷下」為原則,包括病人配偶、子女、父母和其兄弟姊妹。

顧問團隊建議先釐定病人是否為受供養人,受供養人的定義為未滿18歲、或18至25歲正接受全日制教育的人,而不符合以上定義就是非受養人。

在新定義下,受供養人的家庭定義包括父母和其兄弟姊妹,而非受供養人如未婚,就當是一人家庭。如非受供養人已婚,其家庭則包括其配偶和子女。

而第二大修訂就是申請人「每年可動用的財務資源」的計算方式,新定義下,此部份的總值將打五折,令申請病人的資助額有所提高。

以一個27歲未婚的白血病患者為例,他預計藥物開支為25萬元,在現行機制下,由於與他同住的父母的資產收入都要計算,因此其家庭的總收入和可動用資產分享為4萬元和80萬元,經過計算後,最終他要分擔逾13萬元藥費。

但在優化後機制後,其父母不再納入「家庭」定義內,因此病人只計算為1人家庭,要計算的家庭總收入和可動用資產分別減至7500元和25萬元,最終病人可獲藥物費用全數資助。

由於未能確定優化措施後的新申請人財務狀況,因此顧問建議將極度昂貴藥物援助項目的上限維持在100萬元。

顧問團隊就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期間的8個月,根據撒瑪利亞基金及關愛基金醫療援助項目申請數目進行分析,8個月內共獲批2286宗申請,估計當中有670宗申請的病人因推行優化措施而受惠,平均每宗申請可少付約3萬元藥費。

按比例推算,優化措施每年可幫助約 1005宗現有申請。

顧問團隊推算,假設優化措施實施後的非綜援個案申請數目增加30%,粗略估計每年的藥物資助總額會增加約 2.097億元至7.458億元,以資助約5 433宗個案,平均每宗個案的資助金額約為13.7萬元,整體藥物資助額的增幅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