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宮年過40得子 耆英父母教出資優「超級B」:只盼兒子健康成長

親子

發布時間: 2019/01/09 11:35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35

分享:

分享:

高齡父母也能教出資優孩子。

現代人晚婚又遲生子,高齡父母愈來愈多。退休公務員周蓓及丈夫伍錫漢,分別在44及48歲時,才迎來兒子Toby。最初憂慮高齡生子影響孩子發育遲緩,如今15年過去,Toby不但長成高大俊朗的少年,更是數學資優生,在伍氏夫婦悉心教養下,成為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周蓓與丈夫伍錫漢22年前在政府工作相識,當時分別36及40歲的他們,拍拖不夠1年就閃電結婚。由於長輩渴望抱孫,婚後夫婦努力造人,數月後成功懷孕,當然喜出望外,可惜最終與胎兒無緣。

懷孕2個月去例行檢查,醫生說胚胎萎縮了,沒有心跳,覺得很難過,生命不是人可以控制。

對周蓓(左)而言,照顧幼兒是甜蜜又辛酸之事。(受訪者提供)

靠中醫調理自然受孕

流產傷身,加上高齡難成孕,周蓓尋訪過西醫嘗試人工生殖方式,注射激素刺激排卵,再把較健康的精子輸入體內,增加受孕機會,惟花了大半年時間仍不成功,夫婦決定放棄,順其自然。數年後,周蓓偶然遇上一名中醫,中醫指她小產後子宮虛寒難以受孕,花9個月時間調理身體,終在43歲高齡懷上男嬰。

產檢時醫生說高齡懷孕,孩子會有較大機會是唐氏,但我們沒有做抽羊水檢查,因擔心過程會出意外,無論孩子如何,我們也做好心理準備。

經歷10月懷胎,周蓓剖腹誕下兒子Toby,母子都平安健康。周蓓笑言,最初覺得育嬰是「苦工」,不斷重複餵奶、掃風、換片、洗澡等。而伍錫漢印象最深刻的,是每次出外都被人誤以為是「爺孫」。

被人話老當然會不開心,但多聽幾次就習慣了,後來會幽默化解,說「這是我孫的爸爸」,別人就被混淆了。

Toby(左一)認為,父母已過了事業搏殺期,反可有更多時間陪伴自己。(陳偉能攝)

品學兼優的傑出學生

現時15歲的Toby中小學成績名列前茅,在父母薰陶下待人客氣有禮。就讀直資聖保羅書院的他,更獲全額獎學金,2017年當選香港島傑出學生。不過,原來Toby年幼時發育較為遲緩,2歲仍未懂得說話,大肌肉發展亦較慢,周蓓一度以為兒子有智力問題,但她毫不氣餒,不斷教兒子說話,又以各種實物刺激其感官發展。

Toby在2歲半終開口說話,此後就吱吱喳喳說個不停。周蓓亦發現兒子對數字特別敏感,4、5歲已要求父母出數學題給他做,在資優測試中被評為「very talented」(非常有天賦),惟周蓓沒有因而催谷孩子,一直保持開放的態度,隨他自然發展。

見到兒子成長已經很開心,最重要是身體健康、有品德,其他沒有太多想法。

周蓓(中)夫婦感恩兒子健康成長。(陳偉能攝)

有一對「耆英父母」,Toby不但沒有覺得尷尬,反感恩父母有更多時間陪伴自己,同學的父母都在為事業打拼,不時外出工幹、加班,而他卻可享受跟父母聊天、玩遊戲的時間。

周蓓把兒子成長的點滴輯錄成書-「耆英父母超級B」,她認為孩子是上天賜的厚禮,令夫婦的人生變得更豐盛,又笑言Toby愛每事問、愛辯論,質疑父母的處事方式,周蓓夫婦都要靈活應對,調整教養方式和態度。

撰文 : 林愛娜 TOPick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