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帥青:酒店設共享工作空間 另類商機?

City

發布時間: 2019/01/09 00:10

分享:

分享:

作者Facebook專頁

美國不少酒店將大堂打造成共享工作場所,提供辦公設備乃至免費小食。時下人們工作地點愈趨彈性,酒店若能善用舒適環境及優秀服務的先天優勢,或能發掘此新興商機。

酒店大堂空曠舒適,若在大堂內上班,豈不美哉?此已非空想,去年在美國新開的酒店,不少皆有一項特色,便是將大堂開放予住客及非住客入內處理工作,部分如鳳凰城的AC Hotel Phoenix Biltmore、及波士頓的The Revolution Hotel,更會免費提供辦公設備、咖啡與零食。

不但酒店大堂可變身共享工作室,外國有公司如Spacious,看中餐廳、咖啡廳等場所,具相似優點如舒適及方便,陸續開發為辦公場所(見表)。除此之外,JR東日本鐵路公司去年宣布,將會在站內成立名為Station Work的共享工作包廂,乘客只需掃QR碼便可入內使用設施,按使用時間長短收費。

據全球商務旅行協會(Global Business Travel Association)表示,酒店行業已意識到,時下年輕員工比他們的長輩更具流動性,並引述一項研究指,美國有2至3成人每個月有至少一日不在辦公室工作。本港員工的工作地點一樣有彈性,辦公室供應商International Workplace Group去年的研究發現,69%港人每周有至少一日在辦公室以外的地方工作。

共享工作空間最早在三藩市面世,方便志同道合的企業家一起工作及交流,提升競爭力,在氣氛較緩慢的酒店大堂或餐廳內工作亦或有助減壓。不過,共享工作空間愈趨多元化,亦非一定出於員工所願,如工作文化以高壓為名的日本,在地鐵站內出現共享工作空間,難說不是為了方便臨急被委派工作的上班族。

隨意開放酒店空間,甚至免費提供設施及食品,會否令酒店虧本?德勤會計行合夥人Adam Weissenberg認為不會,表示酒店大堂的設計吸引,有助培養住客及公眾對酒店的歸屬感,且長期在酒店大堂逗留的人更傾向在場內消費。

此類做法在本地能否興起?本港投資推廣署在2016年的報告中指出,本地共享工作室數量在7年間,由3間增至逾48間。本地部分酒店甚至已開始設立共享工作空間,例如前年在紅磡新建的Kafnu,號稱全港首家位於酒店內的共享工作空間,會員可在工作之餘享用酒店設施如泳池及健身中心;位於佐敦的逸東酒店,亦有收費提供共享工作空間及相關設施。

共享工作空間在本地屬於新興玩意,但大有潛質。本地酒店大可更善用自己地段優越、環境舒適等優勢,發掘彈性工作地點的商機。

共享工作空間不限場地

  • 餐廳:共享工作空間公司Spacious自2016年起,與紐約及三藩市的餐廳合作,在人流較少的時段將室內空間改作辦公用途,表示酒吧枱可化身站立工作桌、包廂可化身會議室
  • 健身室:健身公司Equinox發現有不少會員在健身室內打開電腦工作,甚至進行面試,遂在美國、英國及加拿大旗下81間健身室內,增設工作空間
  • 別墅:位於加州的Tahoe Mountain Lab,建立在雪山上,提供共享工作空間以及滑雪設施

撰文 : 沈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