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歲腦退化伯伯起飛腳被鎖手鐐 醫護愧疚:無法突破人手局限做正確的事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19/01/11 16:15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35

分享:

分享:

當認知障礙症(腦退化症,俗稱「老人癡呆」)患者神智不清,很容易做出傷害自己及他人的行為。「耆俠會 Old Man Club」由一群年輕醫護人員組成,希望喚醒、提高大眾對老人疾病的危機意識和認知,日前他們在instagram發布動態消息,分享照顧一名認知障礙症長者的經歷和感受,上載一張伯伯被鎖上「手鐐」的相片,並表示「愧疚、痛恨與不屑」。

全文如下:

這是一位94歲患有認知障礙症的老伯伯,我路過看到他,便與他握了一個手。同事連忙提醒:「小心呀!佢笑面虎嚟架!呢頭對你笑,轉頭就起飛腳架喇!」
 

原來這就是他被配上「手鐐」的原因。九成的認知障礙症患者都會出現行為問題,當中包括老伯伯的攻擊性行為。
 

其實解決行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而且比配上「手鐐」來得安全和有效。奈何太多外在因素影響,例如人手、制度所束縛,有時實在迫不得已。


握住他的手,望著他燦爛的笑容,我愧疚,愧疚自己無法為他解開這對「手鐐」;痛恨自己無法擺脫制度的枷鎖;不屑自己無法突破人手的局限去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

抱歉......

撰寫經歷的是一名在公營醫院工作的職業治療師,主要服務對象為認知障礙症患者。她接受TOPick訪問時表示,文中所指的「攻擊性行為」是認知障礙症的行為及心理症狀之一,學名為「behaviou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而「手鐐」是指約束手帶。約束用具有很多,例如:安全背心、約束腰帶、手帶,腳帶等。約束原因有很多,例如:病人神智不清、有機會跌倒,做出傷害自己或他人的行為。

她又指,認知障礙患者特別是中至晚期的病人,很多時候會有幻覺、幻聽問題。這些幻覺、幻聽往往會引起其他行為問題,而且在陌生環境情況會更嚴重,例如在醫院。所以,認知障礙症患者往往會因為在醫院做出「不合作」行為,而受到約束。

甚麼情況下患者要戴「約束手帶」?

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主席戴樂群醫生接受TOPick訪問時表示:

認知障礙症患者只有反抗行為,並無侵略行為。他們反抗是由於感覺被侵犯,以為有人傷害自己,尤其是感覺疲累時,或是起床、洗澡時。

例如,當洗澡水不夠暖,洗澡時被脫去衣服,會特別容易感覺被侵犯。因為患者根本不知道正在洗澡,出於自然反應,為保護自己而作出反抗。戴醫生建議,照顧者宜留意,洗澡環境是否安靜,水溫是否適中。而且,黃昏時份患者較易感覺疲累,此時不宜讓他們太操勞。

戴醫生表示,戴「約束手帶」是救命措施,在某些情況下是必需的。他舉例指:

當患者發燒,需要打吊針,或因病需要插喉等,為防患者因為反抗,胡亂拔喉,也會戴上「約束手帶」。有時候,甚至會為患者注射鎮靜劑或服用藥物,以平復其情緒,然後進行治療。

為免患者感覺遭受侵犯,照顧者要留意治療時的態度,減少情緒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