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跨區瘋狂餵飼野豬惹禍 村民:野豬識認膠袋聲搶食物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02/04 00:00

分享:

分享:

漁護署高級濕地及動物護理主任張家盛坦言,人類餵飼野豬及垃圾處理不當是罪魁禍首。(漁護署及市民提供圖片)

漁護署去年首10個月接獲679宗野豬出沒或滋擾報告,該署提出新策略,擬人道毀滅「高風險野豬」。任職漁護署20年的高級濕地及動物護理主任張家盛坦言,人類餵飼野豬及垃圾處理不當是罪魁禍首,有人將餵野豬當成「終身成就」,甚至跨區餵飼,使本來怕羞的野豬不再怕人,結果在市區釀成滋擾。

張家盛憶述,野豬天性怕人,過去10多年一直是難得一見的野生動物,

野豬好比箭豬、黃麂等哺乳類動物,早幾年見野豬的數量,一隻手都數得哂。 

張家盛指,現時野豬就如猴子一樣,識認膠袋搶食物、翻垃圾桶等,餵飼黑點出現滋擾問題。

有市民定時餵流浪動物的習慣,張認為,市民喜歡野生動物、認為野豬得意是好事,「總好過見到動物唔鐘意、要踢佢兩腳」,但如何相處,則需要教育。

張家盛指,餵飼已彷彿成為某些餵飼者的「終身成就」,

他們或覺得最大的成就便是餵到幾隻野豬每天都來,你看到的一刻是牠們好乖、整齊排隊地吃而有滿足感;但是餵飼者未必要看到滋擾問題。

他又指,留意到不少餵飼者未必在家住附近餵飼,

好多都係走去其他人屋企後面山度餵,餵到啲豬都唔想食。

他指食剩的食物、大小二便,以致成群出現均會造成滋擾,難以單靠勸喻、講多幾次,便可解決問題。

西貢北約輋下村村長李馬田指,野豬本不會襲擊人,「我都可以摸野豬」,但近年出現有市民主動餵食,加上市民扔垃圾方式不當,垃圾站內隨地都是垃圾,都令野豬慣於往村內覓食。

他續指,市民「餵下又不餵」,而垃圾站被清潔了,野豬找不到食物時只好搶食物。他指,野豬以往在垃圾站覓食時,在膠袋堆中會發出「嗦嗦聲」,如村民拿着膠袋發出相類的聲音,便會引來野豬搶食物,他笑言「野豬都好聰明」。

他建議,政府應加強教育及宣傳,教育市民不要隨便餵食野豬。

張家盛亦認為,取消禁餵區,把禁餵擴展致全港的阻力較大,希望在未來更多市民參與解決問題,署方亦會推出一連串教育及宣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