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棒清耳垢弄巧反拙 耳道發霉耳垢大如萬字夾刺穿耳膜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02/11 00:00

最後更新: 2019/02/11 16:08

分享:

分享:

屯院耳鼻喉科副顧問醫生黃霆嘉表示,耳垢有助抑制細菌生長及保護耳道,一般可隨皮膚新陳代謝慢慢退出外耳道,毋須特別清潔。

以棉花棒清潔耳垢小心弄巧反拙,一名女子習慣以棉花棒清潔耳道,卻推入耳垢積壓硬化,求診後發現耳垢已大如萬字夾,更已刺穿耳膜;亦有年輕男子不時往私家診所清洗耳垢,卻未有清理耳道內如牆紙硬片的耳垢,令耳道因潮濕而反覆發霉,耳道痕癢不堪。

屯門醫院醫生提醒,耳垢會自行退出外耳道,亂用棉花棒、耳挖棒等去清耳垢,或令耳垢愈推愈深,導致耳道阻塞,嚴重者可導致中度聽力受損。

屯門醫院及博愛醫院耳鼻喉科診所每年有1600人次求診,主要處理因耳垢引起或非突然受損的聽力問題,患者介乎6個月大至104歲不等,大部分均因耳垢問題所致。

曾有一位約40歲女士多年來一直自行以棉花棒清潔耳道,因聽覺轉差赴院求診,檢查時發現其外耳道塞滿大如「萬字夾」的乾硬耳垢。

屯院耳鼻喉科資深護師羅欣琪指,須以橄欖油先軟化患婦耳垢才可取出,不過4周後覆診時發現該女子的耳膜出現破損,始知大如「萬字夾」的耳垢,較尖的尾端因長期往耳膜推進而戳破耳膜,幸耳膜及後自行癒合,患者聽力亦回復正常。

屯門醫院及博愛醫院耳鼻喉科診所每年有1600人次求診,主要處理因耳垢引起或非突然受損的聽力問題。(陳國峰攝)

另有一名20多歲男士耳道阻塞問題持續8年,因常感痕癢以棉花棒清潔,多次往內地或私家診所清洗耳垢仍未有改善,遂往屯門醫院求醫,經檢查後發現雙耳外耳道發霉;即使以「吸耳」方式清洗耳垢,3個月後外耳道發炎問題仍持續。

患者再經檢查後發現,原來耳垢已變成一塊如牆紙的硬片覆蓋於外耳道,令霉菌反覆於硬片上滋生。羅欣琪解釋,

耳朵應該保持乾爽,經常清洗反而令潮濕的環境有利霉菌生長,最終需為患者把耳道內的硬片清走,情況才獲得改善。

屯院耳鼻喉科副顧問醫生黃霆嘉表示,耳垢有助抑制細菌生長及保護耳道,一般可隨皮膚新陳代謝慢慢退出外耳道,毋須特別清潔;

如以棉花棒或電動清耳機、螺旋掏耳機等挖耳,或弄巧成拙令耳垢推得更入。

院方就曾有一名6歲幼童求診個案,家長或認為幼嬰洗頭後須以棉花棒清潔乾淨,反令耳垢推入,求診後清出來的耳垢亦大如「煙頭」

她解釋,耳垢推入後會阻塞耳道,造成中度聽力受損︰「是傳導性失聰而非神經性,嚴重者不會致聾,但會不斷發炎、耳膜穿孔,聽東西都好像隔了一層。」

她又指,部分人耳垢較多,排出能力較差,或令耳垢堆積成耳垢塞,造成持續性耳塞、耳痛甚至聽力下降。

黃霆嘉稱,如有需要可使用耳垢軟化劑或潔耳液,把耳垢沖走,但強調必需依照指引正確使用;而坊間以耳燭方式去清耳垢,亦暫未有證據顯示有效,反或因熱氣燙傷耳道令耳膜穿孔,不建議使用。

正確處理耳垢的方法

●正常情況下,不用特別清理耳垢,如有需要,可使用耳垢軟化劑或潔耳液,但必須依照指引使用。

●不應以棉花棒或耳挖棒清潔耳道,以免把耳垢愈推愈入。

●游泳或洗頭後,如有外耳道積水,可按摩耳屏,把積水擠到耳道口,再以乾布吸掉。

●如耳道痕癢,可按摩耳屏止癢,如耳道長期痕癢,應該求醫以檢查是否有發炎情況。

●坊間以耳燭方式清耳垢,暫未有證據顯示有效,惟耳燭於耳道內產生的熱氣或會燙傷耳道,令耳膜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