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榜《米芝蓮》被加租5成拒加價 北角麥記美食80後老闆:街坊生意不想賺到盡
發布時間: 2019/02/14 11:20
最後更新: 2019/04/09 16:26
連續4年上榜《米芝蓮》街頭小食推介的「麥記美食」,開業至今18年。麥記美食第一代老闆最初在堡壘街的街口「推車仔」賣魚蛋10多年後,租下舖位創立受街坊愛戴的「麥記」。30歲的Jack 3年前正式由爸爸手上接手「麥記」,不單傳承了一間食店,更延續了「麥記」與堡壘街街坊的感情。
除了售賣魚蛋、燒賣等街頭小食外,「麥記」最為聞名的是Jack從爸爸身上學會並承傳製作的上海點心,製作這些「招牌菜」最辛苦的一環,是以人手揉麵糰,
之前做銀行不用怎樣體力勞動,頭一、兩星期痛得全身痠痛。
天氣又會影響麵團的發酵,很多時錯了一個步驟就要重新再揉,變相幾乎每朝都是「無止境」地揉麵糰,Jack苦笑稱「每次都像做健身」。
如此考功夫,讓「麥記」的上海點心與坊間份外與別不同。其中招牌生煎包的外皮就堅持以「老麵」天然發酵,並不添加化學物。雖然製作所需時間較長,但出來的生煎包包底會更脆、外皮更鬆軟和更有「麵香」;很多食店為求便捷,製作鍋貼時會蒸過再煎,但「麥記」就堅持「生煎」,因為
吃下去差很遠,(蒸過再煎)食客會吃得出外皮感覺「淋劈劈」,像微波爐食物,熟了再翻叮也不會好吃,但生煎的話整個感覺會新鮮很多。
「秘製辣醬」也是「麥記」的賣點,Jack坦言,不能透露的獨門秘方吸引不少捧場客,當中更有來自英國的小粉絲,
有一個英國男孩,來香港旅行時日日都過來買燒賣,之前他的媽媽再來香港時問能不能購買我們的辣醬回英國,稱『小朋友很想食』。
可惜因為保存期限,該媽媽未能如願買到辣醬回國。但聽到有人如此欣賞「麥記」,Jack感觸地稱「感到一直以來辛苦也值得」。
最令他感動的,還是街坊多年來的支持,不少食客更加每日都光顧,即使搬走後,不少人依然會回到「麥記」尋回兒時味道,
很多以前在這邊讀書的人長大後搬走了,有些搬到了元朗、粉嶺,甚至有人已移民到澳洲,但回到這附近時都會第一時間來這裡買小食。
還有街坊會在超市大減價時提醒他們入貨,甚至會幫他們搬回舖頭,深厚友誼不言而喻。Jack直言當初上榜也是靠街坊「報訊」,
一開始都不知道上了米芝蓮,但突然有一日大排長龍,生意非常好,甚至「做到想死」,街坊才跟我們說「你們上《米芝蓮》了,你們不知道嗎?」
當時的他感到難以置信,「我們這種『舖頭仔』怎會可上榜《米芝蓮》」,但還是很感激《米芝蓮》和外界對他們的認同。
不過Jack表示,「米芝蓮效應」只維持了一陣子,其餘時間生意其實沒太大變化。而且跟很多小店一樣,「麥記」上榜後,也被業主加租近4、5成。但多年來「麥記」的馳名點心只曾因成本大幅上漲而加價一次,Jack強調絕不會因上榜《米芝蓮》而加價,
最主要都是覺得「頂得就頂」,始終都是街坊生意,不想「賺到盡」,上榜了就瘋狂加價很不道義。
因為比起《米芝蓮》的加持,街坊的支持才更是小店用心經營的原動力,Jack也擔心若搬舖或結業會令街坊失望,所以即使舖位「隔涉」,仍堅持在原址繼續經營,專心做「街坊生意」。
欲了解更多Jack接手「麥記美食」背後的故事,請閱「棄銀行工日忙12小時盼綿延家業 80後老闆:麥記美食養大了我」。
撰文 : 李慧愉 TOPick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