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孫女受傷要求長留課室 幼稚園校長:祖父母跨代管教不當或令孩子缺自我照顧力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02/26 00:00

最後更新: 2019/09/11 19:44

分享:

分享:

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順龍仁澤幼稚園校長沈敏玲表示,祖父母跨代管教失當,會令孩子缺自我照顧能力。(林宇翔攝)

為口奔馳,父母將年幼子女交托祖父母照顧在本港非常普遍,有本港幼稚園校長指出,普遍港人的祖父母認為「仔女要管教,孫女要來縱」,惟跨代管教模式不同,跨代管教者只做到照顧基本的生活需要,但忽略了真正的管教,令小孩子缺乏自我照顧能力,有愛孫女深切的祖父母,竟因擔心孫女受傷,要求幼稚園老師讓孫女長留課室。

父母工時長或跨區工作,將年幼子女暫托祖父母照顧,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順龍仁澤幼稚園校長沈敏玲指,情況相當普遍,很多時周一至周五小朋友在祖父母家寄宿,周六日就回父母家,萬一兩代人沒有共同管教共識,小朋友容易混淆,譬如:

祖父母對孫兒呵護備至,長期餵食;反之周六日父母卻要求小朋友自行進食,小朋友做不到,這就是落差與共識的問題!

沈指出,跨代家庭存在管教的分歧,普遍港人祖父母也認為「仔女要管教,孫女要來縱」,若管教模式不恰當,成人無法處理個人問題,小朋友會不自覺模仿,自理能力便會受影響;因此社會需為祖父母和家長提供情緒支援,促進跨代家庭共融。

她曾經接觸祖父母過於緊張照顧一對孫女,恐怕孫女受傷需向其父母交代,要求老師讓孫女留在課室、盡量減少其他活動。有見及此,學校推薦該祖父母參加工作坊,交流和學習幼兒照顧,由學校代為照顧孫女,經過多次的開導和交流後,慢慢他們變得寬容,「放手」讓孫女參加更多活動,摒棄昔日過於保護的觀念。

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順龍仁澤幼稚園校長沈敏玲指,家長本身的生活習慣對小朋友的成長舉足輕重。(林宇翔攝)

小朋友成長不單依賴學校教授的知識,家長本身的生活習慣,也對小朋友的成長舉足輕重。沈敏玲解釋,一般來說小朋友2歲8個月才進入學校讀書,0至2歲基礎知識由家長教授,她相信每個家長都希望小朋友好,奈何某些生活習慣會令小朋友「有樣學樣」,難以貫輸持之以恆、認真負責的態度,例如時下很多年輕父母都好急好趕:

有不少家長幫小朋友穿開胸冷衫,明明有5粒鈕,卻因慳時間只扣3粒!

她又留意到不少小朋友小學時,仍穿魔術貼鞋上學的習慣,這或多或少同樣與家長趕時間有關:

培養小朋友學穿綁帶鞋,也是訓練自理能力的一種,因綁鞋帶需時,可藉此教導他們出門上學前,需預留充裕時間的守時美德。

她鼓勵家長需適時讚美和肯定子女,讓子女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提升自我信心,子女慢慢便會尋求更多進步,相反如果家長一味責備,小朋友自我價值觀低,會對探索和求知欲步。

針對支援基層兒童成長及長遠發展,馬會的「童亮計劃」於天水圍和深水埗兩區32間幼稚園試行,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順龍仁澤幼稚園是參與學校的其中之一,計劃由教育心理學家、社工、語言治療師及醫護人員組成的跨界別團隊,為約6000名幼童及其家庭提供全面支援,包括舉辦工作坊教授親子技巧及不同主題的健康講座等,透過大數據技術建立兒童資料庫,為政策制定者提供參考資料。

記者:勞佩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