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侵襲全球蜜蜂引發毒蜂蜜危機 專家教4個字分辨蜂蜜天然度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03/21 18:48

分享:

分享:

澳洲蜂蜜專家指寄生蟲侵襲全球蜜蜂,迫使蜂農使用除害劑,引發蜂蜜殘留除害劑的危機。

消委會早前檢測市面上45款蜂蜜,驗出13款蜂蜜含抗生素或除害劑,其中2款含可能致癌的抗生素殘餘;另外7款蜂蜜則被驗出攙雜糖分,當中有1款售價逾千元的麥蘆卡蜂蜜中亦檢出外來糖。TOPick專訪來自澳洲的蜂蜜專家,拆解寄生蟲侵襲全球蜜蜂,迫使蜂農使用除害劑,引發蜂蜜殘留除害劑的危機。

來自澳洲塔斯曼尼亞的養蜂人Antonia O’Brien,2009年與丈夫於荷伯特自家成立田園,採收當地純天然蜂蜜及蜂蠟。Antonia表示,天然蜂蜜有很強的抗菌及消炎能力,對腸胃健康很好,加上微生物難以在蜂蜜生長,所以一般可存放很久而不易變質。

對於不少蜂蜜產品被揭發加入抗生素或除害劑,Antonia解釋,一種名為「瓦蟎」(Varroa mite)的寄生蟲遍布世界各地,而這種蟎蟲吸食蜜蜂的血液,削弱了它們的免疫系統,令蜜蜂難以生存,對全球養蜂業造成嚴重的危害。她指出,瓦蟎對蜜蜂有雙重影響,

養蜂人必須使用除害劑來控制瓦蟎,這些除害劑會進入蜂蜜導致污染問題;瓦蟎亦會降低蜜蜂的免疫系統,從而導致許多其他潛在或殘留的疾病。

她又提到,不少國際大型蜂蜜商為了加快工序及提高生產量,都攙雜外來糖分(foreign sugar adulteration),這些攙雜蜂蜜只屬混合蜂蜜,而非純蜂蜜。

她又說,為了混合其他糖分,生產商在生產過程中把蜂蜜加熱到攝氏80度,有助過濾、泵送和包裝,但加熱過程中會去除所有的花粉和蜜蠟,並破壞蜂蜜的原始味道,變成一種平淡無味的蜂蜜。

Antonia指,塔斯曼尼亞是全球僅有未受瓦蟎蟲害的地區,所以當地養蜂人不會使用任何化學品,包括抗生素及除害劑等對待蜂群,而為了保留獨特的口味;她的蜂場只會加熱蜂蜜至攝氏39度(等同蜂箱自然溫度)進行包裝及加工,所以蜂蜜的結構包括花粉和蜜蠟都不受影響,味道得以保存。

至於受港人歡迎的麥蘆卡蜂蜜,原來除了新西蘭出產外,塔斯曼尼亞亦會出產。她說,麥蘆卡是產自麥盧卡茶花樹的蜂蜜,因有研究發現麥蘆卡含有高效抗菌活性因子,新西蘭於是製定了「獨麥素」(Unique Manuka Factor, UMF)的標準,以標示蜂蜜抗細菌強度的分級,但由於「獨麥素」已被新西蘭蜂商專利,所以在塔斯曼尼亞生產的麥蘆卡則以「甲基乙二醛」(MGO)標示,兩者均「數字愈高,醫學價值愈高」。

養蜂人Antonia O’Brien表示,消費者可留意「pure」、「untreated」、「unheated」、「coarse filtered」4個字眼去判斷蜂蜜產品是否純天然的。(林宇翔攝)

對Antonia而言,不論UMF或MGO都未能反映蜂蜜的天然性,加上消費者單憑肉眼難以分辨蜂蜜的真假,她認為消費者可留意產品上的描述,特別是「pure」、「untreated」、「unheated」、「coarse filtered」4個字眼去判斷蜂蜜產品是否純天然的,又建議應多上網了解生產商的生產方法,

雖然大型生產商信譽好,但其實小型蜂商更值得信賴,因為他們為了生計,會更用心製作最優質的蜂蜜帶給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