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中大團隊研中藥顆位治腸易激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03/05 14:25

最後更新: 2019/03/05 15:11

分享:

分享:

中大醫學院消化疾病研究所教授胡志遠(右)稱,以往單靠西藥難以根治腸易激,但結合中藥療法或可成新契機。

全球有約1成人患腸易激綜合症,病人會腹痛、肚瀉或便秘,由於症狀複雜,西藥治療成效不佳。浸會大學與中文大學合作,針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研發中藥藥物,名為「仁朮腸樂顆位」,預計2至3年內可推出市場。

浸大中醫藥學院講座教授卞兆祥表示,仁朮腸樂參考傳統中醫治療腸易激的方劑,包含白朮、白芍、厚朴等中草藥,具健髀、疏肝、行氣、利濕等功效,有助補髀虛、舒肝鬱和止泄瀉,從而緩解腸易激症狀。於前期臨床研究中,中藥的療效較西藥佳,而且較持久;反觀西藥療效甚至比安慰劑更低。

中大醫學院消化疾病研究所教授胡志遠解釋,腸易激病人有便秘型和腹瀉型之分,亦有人屬混合型,而同時病情又會受壓力等多個不同因素影響,難以逐一針對用藥,甚至會出現「今日肚屙,聽日變便秘」情況,故成效較低。他續稱,以往單靠西藥難以根治腸易激,但結合中藥療法或可成新契機。

研究團隊正招募392名18-65歲合資格人士,包括過去3個月內每周腹痛最少一次並持續腹瀉者,參加為期18星期的臨床試驗,費用全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