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祖堯重返公院感醫生工作量大 倡訓練護士成「半個醫生」

社會 15:30 2019/03/17

分享:

分享:

中大前校長、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沈祖堯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醫護士氣低落,呼籲醫院減省醫護做與病人無關工作。(經濟日報資料圖片)

公立醫院醫護人手不足、醫護士氣低落至怨聲載道,近日再次引起市民關注。重返醫院工作的中大前校長、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沈祖堯今早(17日)出席商台節目《政好星期天》時表示,現時公營醫療系統流失率高,人手短缺,士氣低落,呼籲醫院減省醫護做與病人無關工作;又倡參考外國例子,讓護士成為「半個醫生」,代替醫生部分工作。

沈祖堯在訪問中指,重返醫院後發現公立醫院有很大轉變:

除了病人多及病房環境差之餘,前線醫生更要經常處理病人出院等文書工作,年輕醫生早上很早就要工作,巡房後還要打電話給家屬、通知開了什麼藥。跟我們以前很不同,以前家屬在我巡房時見到我,才會說一下,家屬錯過醫生巡房,就要再預約了解,不需要打電話。

他認為,醫生與病人家屬增加溝通是好事,但無奈加重工作量:

醫生本來早上10時要到門診看病,但巡房導致11時也未能做完,就會不停推遲門診時間,其實醫生連吃飯時間也沒有。

沈祖堯又指出,現時公院人手短缺嚴重,流失率高,即使醫療技術先進,但醫護人員失去照顧有需要病人的意義;又稱這類文書工作自己「有時都做到忟」,呼籲醫院減省與病人無關工作:

以前醫科生都會留低因為留喺公立醫院有滿足感,真係照顧到有需要嘅人,仲有團隊精神。而家呢?留喺度,好似做唔到醫生、護士的工作!

他表示,自己有嘗試為前線打氣,但感覺到前線員工相當氣餒,認為人手不足問題無法解決:

有時聽他們呻,他們會說醫院成日請人,但請回來的,只是填補到流失的人手;亦有前線反映,醫管局雖承諾會加人手,但同時會要求部門加開其他服務,醫管局認為增加人手理應有新服務提供,但對於醫護人員而言,原本的工作量已經很多,再加新服務變相做多工作,有些情況會導致他們寧願不加錢,就不用加多服務!

他曾聽聞有醫護人員,因擔心手術出錯,會在病人腳上標明「左腳」、「右腳」字眼,他認為,坊間雖然須向醫生問責,但不要「過龍」,否則令醫護產生「不做不錯,做多錯多」心理。他亦建議參考外國例子,讓本港護士成為「半個醫生」,代替醫生部分工作;但他指出,曾建議教導本港護士代替醫生照大腸鏡,但遭護士組織拒絕。

沈祖堯又指,病人病症較以往複雜,政府要投放更多資源,加病床及醫護人手,同時要協助病人盡快離開醫療體系,做好安老及長期病患等服務,讓病人出院後,獲得各項配套服務,否則醫療制度只會淪為「一潭死水」。他又指,本港雖有條件發展為創科中心,但租金高昂,導致創科發展受阻。

對於沈祖堯建議參考外國例子,讓本港護士成為「半個醫生」,香港護士協會主席李國麟則反駁指,不應以另一個專業來解決一個專業的問題:

醫生多工作做就要護士幫,那護士工作如此繁忙,又是否可以請醫生做「半個護士」?

他表示,公立醫院的文書工作近十年愈見繁重已非新聞:

可能是沈祖堯剛返回臨床工作才發現,其實我們已經日日講!

他又反駁沈提倡讓護士成為「半個醫生」代替醫生部分工作,認為法例問題未釐清:「照腸鏡呢類入侵性程序要醫生做,法例問題改唔改到?」他認為,技術上可能可訓練到護士作腸鏡檢查,但原則上,此建議不能解決醫護人手不足的問題,形容對此建議「搲哂頭!」

香港經濟日報 App

免費即時新聞

立即掃描

搶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