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袪濕重宜選6種食材入饌 中醫師:飲過多袪濕茶有反效果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19/03/20 14:21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31

分享:

分享:

註冊中醫師許素宜指出,濕重意味着脾臟虛弱,故必須先治好脾胃,才能袪濕。

在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六淫邪氣中,中醫最怕就是濕邪。註冊中醫師許素宜指出,一方面濕重意味着脾臟虛弱,正所謂「脾虛生濕」脾虛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而是日積月累下令功能變差,導致水濕運化出問題;另方面,濕性黏滯,就如油附在表面難以去除,需要長時間調理才能見效。

濕氣黏滯難去困於身

她說,若只是天氣影響而引起輕微濕困,飲一兩次袪濕茶可能會有改善,但若是體質所致則難見其效,飲涼茶只能「袪走面個浸濕」,必須要先治好脾胃問題,才能袪濕,否則飲太多袪濕茶反而有反效果,原因是涼茶通常屬寒涼之物,可令脾胃更虛弱,加劇濕重。

許醫師建議市民可以透過適當的飲食幫助袪濕。她推介6種袪濕食材:

1.淮山:有益氣養陰、補脾肺腎、固精止帶功用,對於脾胃虛弱、倦怠無力、食慾不振、久泄久痢、肺氣虛弱、下肢痿弱、消渴尿頻、帶下白濁等徵狀有很好的治療作用。研究更發現淮山具有幫助消化、降血糖等作用。

2.茯苓: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等功效。用於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3.白扁豆:健脾化濕,和中消暑。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大便溏瀉、白帶過多、暑濕吐瀉、胸悶腹脹。

4.生薏仁:有利水消腫、健脾袪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作用。可用以營養頭髮、防止脫髮,使頭髮順滑柔軟;亦可使皮膚光滑、減少皺紋、消除色素斑點。惟懷孕早期忌食,汗少、便秘者不宜食用。

5.粟米連鬚:開胃、通便、利尿、生津止渴。 主治脾肺氣虛﹑乾咳少痰﹑高血壓﹑老人習慣性便秘。

連鬚粟米有開胃、通便、利尿及生津止渴的功效。(iStock圖片)

6.生薑連皮:可散寒發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和脾利水。有促進食慾幫助清消化、預防感冒、緩解經痛作用。

生薏米淮山入饌助袪濕

袪濕食材多多,但買了可能也未必懂得用。註冊中醫師許素宜便介紹兩款簡單易做的袪濕食譜,其中的生薑薏米水可謂男女皆宜,可以一次過煲多些,然後放於雪櫃,然後加熱便可當水飲用,除了可健脾袪濕,對男士前列腺健康尤其有益。

生薑薏米水
材料:生薑連皮3片、生薏米30克、紅糖少許。
做法:生薏米先浸30分鐘備用;鍋放入3碗,加入薏米、生薑煲30分鐘後加入紅糖,薑取走,即可食用。
功效:溫中利水,和胃去濕作用。紓緩經行水腫、經痛、中焦濕重無胃口人士。

淮山茯苓陳皮粥
材料:鮮淮山5片、茯苓15克、陳皮1角、米適量。
做法:茯苓先煎水15分鐘取汁備用;陳皮浸軟切絲,米煲滾後將鮮淮山加入,煲至米變軟腍加入陳皮﹑茯苓汁,再煲多5分鐘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利水化濕作用。適合脾胃虛弱、疲倦無力人士。

撰文 : 張意宇 TOPick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