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與北大早稻田等5名校合辦雙學位本科課程 完成後可獲兩校證書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03/28 15:45

最後更新: 2019/03/28 20:02

分享:

分享:

中大副校長潘偉賢(中)表示,雙學位本科課程設計跟合作院校有互認機制,學生需比原先多讀約15至20%學分,以符合2所院校畢業要求。(陳靜儀攝)

香港中文大學首度推出雙學位本科課程,今(28日)公布詳情,下學年起與內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西班牙IE商學院,及英國倫敦大學城市學院卡斯商學院,合辦多個雙學位本科課程,涵蓋中文、社會科學及工商管理學等,每個課程每年向中大學生提供4至10個名額。

新課程供中大學生及合作院校學生,在中大及有關院校各攻讀2年,完成4年課程後,並符合2間大學的畢業要求後,將同時獲頒2所大學的學士學位證書,大部分課程的首批學生料於2019/20學年入學,但各課程採取的修業模式及遴選方式有異。

中大與北大合辦中國語言及文學課程,以及語言學課程,兩個課程均採取「1+2+1」模式,中大學生首學年及第4學年留在中大修讀,第2及第3學年在北大修讀,每年設最多5個名額。

中大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系主任鄧思穎表示,兩個課程均會在新生入學時,即8至9月期間進行申請及遴選程序,按公開試成績及面試表現選出學生。

中大與日本早稻田大學合辦社會科學和國際教養課程,第3及第4學年在合作院校修讀,每年設4個名額。中大社會科學院全球研究課程主任馮應謙表示,學生在日本修讀的2年期間,早稻田大學會向每人每月提供5萬日元(約3500港元)資助,補貼生活費。

中大與IE商學院,及卡斯商學院,分別合辦工商管理課程。前者學生在第2及第3學年前往IE商學院修讀,後者在第2及第4學年前往合作院校修讀,並預計明年才有首批學生入讀。各課程每年均設10個名額。

另外,中大亦將於明年與清大合辦計算機科學及經濟學課程,課程仍有待雙方院校審批。

中大副校長潘偉賢表示,課程設計跟合作院校有互認機制,學生需比原先多讀約15至20%學分,以符合2所院校畢業要求,若感到困難的學生可選擇中途退出,在中大完成餘下學業。費用方面,學生只需支付入讀中大每年約4.2萬元學費,另需自行支付機票及當地住宿等,但學生可透過申請獎學金等減輕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