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童日用9小時電子奶咀只懂說單字 視光專家:2歲以下幼兒「零屏幕」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04/03 12:57

最後更新: 2019/04/03 18:41

分享:

分享:

專家指幼兒長期觀看電子屏幕,可影響視力及語言能力。

「電子奶咀」成為幼兒日常生活另類糧食,惟長期接觸或影響幼兒視力及語言能力。有心理學家指,曾有3歲男童日花9小時觀看電子屏幕,語言能力低於同齡幼童,就讀K1時仍只懂講單字。民主思路一項調查發現,近4成幼兒日看電子屏幕至少1小時,超出衞生署建議的標準;視光專家提醒,幼兒長期近距離接觸電子屏幕,可造成近視、散光等問題,建議0至2歲嬰幼兒完全「零屏幕」。

香港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學家程衞強表示,曾有雙職家長留意到兒子於約3歲﹑就讀K1時,只懂說單字,未懂得講出完整句子、複字等,

就連『踢波』、『坐車』等都講不到,

遂主動求助,結果發現兒子的語言能力未達同齡幼童的正常水平。

程說,與男童家長會面時,得悉父母每天容許兒子觀看不同電子屏幕長達8、9小時,故不排除此舉是影響孩子的語言發展的原因之一。他稱,長期使用電子產品可降低幼兒專注力及語言發展能力,影響學習效能。

程衞強又舉例,過往曾有研究顯示,於2歲前有看電視的嬰幼兒,他們在7歲時的專注力﹑學習英文生字詞量等,都比2歲前無看電視的嬰幼兒低。

事實上,家長對幼兒使用電子屏幕的認知仍有不足。民主思路社區實驗室今年3月透過街頭及網上問卷形式,成功訪問300名0至5歲幼兒的家長。結果顯示,39%幼兒每日花上1小時或以上使用電子屏幕,更有7%受訪家長表示會讓子女每天使用電子屏幕長達3小時或以上。

調查又指,分別有38%和42%家長不知道衞生署有就幼兒對電子屏幕「應限制在一小時以內」和「睡前一小時不應使用電子屏幕」的建議。

民主思路社區實驗室倡議政府開設教顧合一幼兒中心,並加強教育幼兒護眼之道。(曾耀輝攝)

民主思路社區實驗室社區幹事陳進雄稱,有受訪家長透露,女兒在3歲前與祖父母同住,他們家中長期開著電視機,又常給孫女觀看YouTube,令小孩專注力轉差,用餐時間由0.5小時增至1.5小時。

眼科視光師苗延泰解釋,0至5歲幼兒仍處於發育時期,眼睛結構組織尚未成熟,若每日花上多於1小時於電子屏幕上,眼睛長期集中於強烈光線上,會影響眼睛發育,造成近視、散光等問題,形容

越深近視越有機會引致青光眼、視網膜脫落等眼疾問題。

他提醒,0至2歲的幼兒不應觀看任何電子屏幕,而2至5歲的小朋友每日接觸電子屏幕的時間不應多於1小時、每次則在20分鐘內。

民主思路社區實驗室則倡議政府開設教顧合一幼兒中心,加強教育幼兒護眼之道。

幼兒及兒童護眼法則:

  • 2歲或以下嬰幼兒應盡量避免觀看屏幕;
  • 2至5歲幼童如有需要使用電子屏幕產品,應由父母或教師指導及監督,每天累積使用時間不應多於1小時;
  • 每20分鐘的屏幕時間,應小休20秒,並進行護眼操,如眨眼﹑做肌肉鬆弛運動等;
  • 觀看屏幕時應保持正確姿勢及充足光線;
  • 眼睛與電腦屏幕保持最少50厘米距離,與平板個人電腦保持最少40厘米距離,與智能電話保持最少30厘米距離;
  • 睡眠時應關掉桌上電腦及不應在睡眠環境附近放置其他電子屏幕產品。

資料來源:民主思路社區實驗室及衞生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