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展醫生每周到診 87歲安老院友不用「兩頭走」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04/10 00:00

分享:

分享:

87歲的唐婆婆以往要撐著拐杖,走25分鐘路到診所看醫生,現每星期有醫生到診,她坦言更方便。(徐紹軒攝)

私人安老和殘疾院舍的住客需要看醫生或物理治療等醫療服務,往往不甚方便,也要家屬出錢、出時間。87歲的唐婆婆居住於土瓜灣一安老院,她不時要撐著拐杖、由姑娘陪同步行25分鐘看診。自從去年10月社署推出外展到診服務,每星期有醫生到安老院診症,唐婆婆再也不用「兩頭行」。

唐婆婆在安老院居住了10多年,她患有骨刺,有時腳會痛,右眼亦有受傷,要撐著拐杖輔助走路。她說,有時咳嗽不適,到土瓜灣街市看醫生,雖然路程不算太遠,但也要姑娘陪同,用拐杖慢慢行25分鐘。她又說,每次看醫生都要等很久,最長起碼要等半日,如果上午由院舍出發,便要下午2時才回到院舍。自從有每星期有醫生上門診症後,唐覺得方便不少,不用「兩頭行」。 

社署在去年10月推行「院舍外展醫生到診服務」,委託非政府機構安排註冊醫生定期到訪私營和自負盈虧院舍,提供偶發性疾病如感冒的治療、身體檢查、檢視約束用具和為院舍員工提供訓練。

院舍外展醫生到診服務安排註冊醫生到診,提供偶發性疾病如感冒的治療、身體檢查、檢視約束用具和為院舍員工提供訓練。(陳偉英攝)

唐婆婆居住在土瓜灣康樂園護老中心,其總經理陳萍如表示,以往中心內有長者不適,他們可以在政府診所輪候街症、外出找私家醫生或請私家醫生上門診症,但診費要由長者或家屬自付;若需要職員陪診,中心收費為4小時300元,而請私家醫生上門最平也要500元。

她指,長者外出診症最少花2小時,如果看急症的話甚至花上8小時,當他們要求陪診服務,便會抽走中心一名人手,遇上流感高峰期,最多試過抽走了5人,她要找外間的陪診員幫忙。她表示,未有社署外展服務前,中心平均每月有71人次需要外出看診,現時已下跌到42人次,即減少了約4成,認為社署的計劃除減少長者的診症時間、家人的照顧和經濟壓力外,也有助抒緩院舍人手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