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魚販被八爪魚咬傷口唇麻痹眼痛腫 專家:八爪魚口水有毒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04/10 19:00

最後更新: 2019/04/10 19:32

分享:

分享:

本港去年有一名女魚販被八爪魚咬傷,出現口唇麻痹﹑右眼痛腫等問題。(經濟日報資料圖片)

八爪魚口水原來有毒。香港中毒諮詢中心公布,去年接獲3,900多宗中毒個案,其中一宗為女魚販被八爪魚咬傷而引致中毒的報告,屬本港首次發現有關情況。中心專家指,八爪魚的口水可分泌毒素,一旦被咬傷隨時引致過敏﹑神經中毒,籲市民用手接觸八爪魚時小心。

該名47歲的魚檔女檔販,去年6月於處理鮮魚時被魚缸內的八爪魚咬傷右手,其傷口雖細小但已即時出現紅腫﹑疼痛,7小時後情況轉趨嚴重,女魚販口唇麻痹﹑痛腫問題更蔓延至右眼,屬全身性中毒跡象,經治理後該及女魚販最終在24小時後痊癒。

不少市民到韓國旅遊時,都會嘗試生吃八爪魚。(經濟日報資料圖片)

香港中毒諮詢中心主管、聯合醫院臨床毒理部顧問醫生謝萬里醫生解釋,根據文獻記載,所有八爪魚嘴部的口水腺都會分泌有毒物質,一旦被咬傷可引致過敏﹑局部發炎﹑神經中毒等。他說,本港海灘較少有八爪魚出沒,無受刻意刺激時,牠們亦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因此認為泳客被咬傷的機會很微。

近年不少市民到韓國旅遊時,都會嘗試生吃八爪魚。謝萬里說,生吃八爪魚雖有中毒風險,但通常進食的都是八爪魚鬚,並非較硬的嘴部,加上食肆會先劏宰好八爪魚才奉客,而八爪魚煮熟後會除去毒性,故認為市民一般進食時毋須擔心,但若自行劏宰則要小心。

八旬翁誤當通渠粉為糖粉沖水飲 喉嚨嚴重燒傷需插喉餵食留醫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