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製樹脂筷子被驗出一級致癌物甲醛 毒理醫生:外出用膳自備不鏽鋼環保筷子
發布時間: 2019/04/18 19:22
最後更新: 2019/11/25 17:18
樹脂筷子在本港酒樓常用,甚至會用來打邊爐。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署)檢測一批由內地生產及入口的樹脂筷子,發現含有一級致癌物甲醛,已即時退回及銷毀該批共3.5萬對的樹脂筷子。有毒理醫生指長期暴露在甲醛有可能增加患上鼻咽癌、肺癌及白血病等的風險;但有專家則相信筷子一般能承受高溫,並不容易釋出甲醛,籲市民毋須過分擔心。
台灣當局公布,在邊境檢獲一批從內地進口的塑膠筷子,被驗出甲醛。該批有問題的「樹脂筷子」在3月初由內地進口,數量達3500包、多達3.5萬對,經「溶出試驗」檢出甲醛陽性,依規定須為陰性,最後全數筷子被退運銷毀。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表示,甲醛是強烈的刺激物,會對眼睛、鼻子、呼吸道等黏膜器官產生刺激,可能會誘發氣喘。
楊振昌指出,甲醛是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認定的第一級致癌物,對人體確定會導致呼吸道、肺部等癌症,也有少數報告指出會引發白血病。他建議,市民外出用餐最好自備不鏽鋼環保筷子。
不過,香港公開大學科技學院檢測和認證學系副教授史東甫解釋,塑膠由多種化學份子合成,當中包括甲醛這種有機化合物,
可以用砌Lego的概念去想,不同的化學品加在一起,經加工成型的塑性(柔韌性)材料,再製作不同物品。
史稱,由於筷子耐熱性要高,如用來打邊爐、夾熱食物等,故會較硬,且甲醛與其他化合物結合後,理論上釋放出來的機會不大,除非在生產工序上出現問題,否則問題並不太大。
他解釋,台灣用了「溶出試驗」檢測筷子的甲醛含量,但不知規定是否「零容忍」;而香港多數跟從歐美的規定,根據歐盟的規定,每1公斤的物質,不可含有超過15微克的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