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率持續上升夫婦為教仔婆媳糾紛頻嘈交 保鮮婚姻要互相諒解及尊重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04/28 14:23

最後更新: 2019/04/28 16:20

分享:

分享:

魏素華(中)指現今夫婦缺乏解決教育子女分歧的技巧。(金偉諾攝)

香港離婚率在過去30年急速上升,有團體就此問題推動婚姻運動,提高各界對婚姻的重視。城市青年商會與香港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今發布「婚姻保鮮X鬧交因子」調查結果,發現管教子女問題成為夫妻吵架的「重災區」,有48%。另外,婆媳關係及整天看手機亦是夫妻吵架的主因,分別佔35.8%及33.5%。至於婚姻保鮮方面,70%受訪者認為要多欣賞對方、互相諒解及尊重;另有60%人認為需要保持心靈交流及共同參與活動。

調查在3月中至4月中透過街站和網上問卷,共訪問了734人,大多是年輕夫婦。香港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主席魏素華表示,教養子女分歧先夫妻吵架的最大原因,因為夫婦來自不同原生家庭,故對教育下一代方式會出現分歧,各持己見。魏指出,「教仔是世上最難的工作」,故她建議夫妻之間要共同探討一個最適合教育子女的方法,又指夫婦教導子女是需要互相合作、互相學習。

余嘉龍和李琬微皆認為,夫婦間要願意分享和聆聽,少計較多奉獻。(金偉諾攝)

分別在2015年及2018年成為十大傑出青年的李琬微和余嘉龍,二人同任職醫生,但結婚及有孩子後,在教導子女問題上多了爭執。

余嘉龍認為,縱使雙方看法不一,但亦要從伴侶角度出發,體諒另一半在管教上的付出,少計較,從而做到「婚姻保鮮」。李琬微則表示,夫婦教育子女需要有默契,以做到互相補足效果,減少爭拗:

例如我明天要做大手術,需要充足時間休息,佢會幫我照顧小朋友!

另外,調查亦發現婆媳關係及整天看手機是夫妻吵架的原因,魏素華指出,現時不少年輕夫婦未有能力自置物業,夫妻倆要居於男方住戶,容易引起婆媳問題;至於手機雖可令腦部釋出多巴胺,使人感愉快,但經常沉迷在手機的世界,忽視另一半,易令夫妻感情出現隔膜,感情變淡。

魏建議,丈夫婚後需站在伴侶一方以作支持,更要在結婚初期跟母親表明自己已長大,有能力建立家庭,不再讓母親為自己操心,從而減少日後的婆媳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