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保祿醫院女子切腎腫瘤錯切脾臟 涉事泌尿科醫生被禁在該院行醫

社會 20:55 2019/05/15

分享:

分享:

銅鑼灣聖保祿醫院發生嚴重醫療事故,57歲女病人接受腎腫瘤手術期間,竟被錯誤切除脾臟。

銅鑼灣聖保祿醫院發生嚴重醫療事故,一名57歲女病人於3月25日在該院接受腎腫瘤手術期間,竟被錯誤切除脾臟。院方在術後兩日通報衞生署,署方審視院方提交資料後,無發現院方在房舍、人手及設備方面違反相關條例及守則,已指示院方醫學顧問委員會審視個案;院方已取消涉事泌尿科醫生在該院所有行醫權利,但無披露涉事醫生姓名。有外科醫生形容事件罕見,是不應犯的錯。

聖保祿醫院發言人今(15日)表示,一名病人原定於3月25日在該院接受腎臟切除手術,由一名訪院泌尿科醫生主診及治理,術後病理化驗始證實所切除的器官為脾臟。院方隨即通知涉事病人、該名主診醫生及衞生署。

院方稱,調查顯示術前核對程序符合標準,並已取消涉事醫生在該院所有行醫權利。病人已於上月16日出院。

衞生署今回覆表示,於3月27日收到一間私家醫院呈報一宗醫療風險警示事件,一名57歲的女病人於3月25日接受腎腫瘤手術期間,被錯誤切除脾臟;署方接獲通報後,要求院方於4周內提交調查報告,衞生署審視醫院提交的所有資料後,無發現證據顯示醫院在房舍、人手、設備方面違反《醫院、護養院及留產院註冊條例》(第165章)或《私家醫院、護養院和留產院實務守則》的要求,因而導致這次事件。至於涉事醫生的專業表現,署方已指示醫院將個案提交其醫學顧問委員會審視。

外科專科醫生潘冬平向TOPick指出,腎臟跟脾臓在位置、形狀和觸感上都不同,腎臟位於腹膜後,脾臟位於腹腔裡面;前者呈腰豆形、形狀圓滑,後者相對不太圓滑、有少許凹凸。潘形容事件罕見,是「不應該犯的錯誤」,他說:

接受正式訓練的外科醫生應該分辨到!

潘解釋,因脾臟負責免疫系統,有研究顯示會導致細菌感染風險增加,建議切除脾臟的病人需注射肺炎鏈球菌疫苗及腦膜炎鏈球菌疫苗;此外,脾臟被切除後,亦會令血小板數量增加,致血管靜脈栓塞風險上升。

潘續指,若醫生在不知道自己正在切除脾臟的情況下,容易傷及與脾臓相連的胰臟尾部,導致出現胰漏,即是胰臟分泌的酵素漏出,消化附近正常組織及血管,有機會出現血管大出血。

香港經濟日報 App

免費即時新聞

立即掃描

搶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