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贈者「大愛恩人」感謝祭 捐贈者家屬:人走了器官帶不走幫得就幫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05/26 15:51

最後更新: 2019/05/26 22:00

分享:

分享:

不少器官捐贈者家屬及受贈者的出席「大愛恩人」感謝祭。(黃建輝攝)

器官捐贈,能延續更多生命,遺愛人間。香港器官捐贈行動組、香港腎臟基金會聯同數十名器官捐贈者家屬和器官受贈者,今日(26日)在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舉行春祭,以鮮花向捐贈者致意。有器官受贈者和捐贈者的家人分享至親遺愛人間的故事,有捐贈者家屬坦言,兒子過身才知道他已簽署器官捐贈卡,原也有所猶豫,但最後也認為人都走了,器官也帶不走,幫得就幫。

本港現時約有30.4萬名市民簽署器官捐贈卡,香港腎臟基金會及華人永遠墳場前年成立「大愛恩人」撒灰紀念公園,讓公眾公開紀念器官捐贈者,加強推廣器官捐贈。去年全港共有39名器官捐贈者,其中17名捐贈者的骨灰撒放於紀念花園。

患多囊肝腎病51歲的王先生,一星期要兩次到醫院洗血、肝功能亦變差,身上的多囊肝臟重約18磅,他指:

個肚好似有咗BB咁大,睇唔到自己啲腳趾!

他獲醫生告知,雙器官同步移植非常罕見,是「可遇不可求」,明白太多事情不能控制,故一直抱樂觀心態。苦候三年多,終在去年獲移植肝腎,經歷十多小時的手術後,王先生形容感覺奇妙,

我仲係道(在生),係一個奇蹟!

他現已重新工作,希望更多人願意簽署器官捐贈卡,讓更多等待中的病人獲重生的機會。

周嘉歡(右二)稱,紀念公園讓捐贈者家人感受到至親遺愛人間,是得到社會的認可和重視。(黃建輝攝)

當年28歲、任職倉務員的黎劍龍在公司凌晨加班後回家,被媽媽發現在洗手間抽搐,及後送院證實腦幹死亡,醫生指可能是先天性腦血管畸形。由於他生前已簽署器官捐贈卡,在兩位哥哥和媽媽的同意下,其後捐出腎臟、皮膚和眼角膜,遺愛人間。

黎媽媽表示,事前不知道兒子已簽署器官捐贈卡,曾因傳統觀念而猶豫,但最終都同意捐出器官。

人都走咗,帶唔走,希望幫得到就幫啦!

同時也受兒子感染,自己也簽署了器官捐贈卡。

香港器官移植行動小組召集人周嘉歡稱,紀念公園是個讓捐贈者安息的好地方,可讓受惠者公開拜祭捐贈者,亦讓捐贈者家人感受到至親遺愛人間是得到社會的認可和重視。

同是召集人的雷兆輝表示,截至今年四月,只有7宗成功移植器官的個案,相比去年的39宗,情況令人擔憂。他估計或與公立醫院醫護人手緊張,未能及時識別潛在捐贈者有關,加上深切治療部的病床愈見短缺,未能及時聯絡腦幹死亡病人的家人捐贈器官。他表示雖然器官捐贈登記人數在三年間增加約10萬人,但登記數字不直接與捐贈率相關,每年捐贈器官的病人中,只有一、兩人有填寫器官捐贈卡。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衛生署一直不遺餘力地推廣器官捐贈,現時約有30.4萬名市民簽署器官捐贈卡,屬大躍進。本港每年有4萬多人死亡,但合適的配對只有一百多個,當中有近半腦幹死亡的家屬不願意捐贈,每日仍有2000多名病人等待器官捐贈。

她續指,家人的同意很重要,期望有更多人簽署器官捐贈卡,醫管局會增加器官移植主任的人數,配合推廣器官捐贈和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