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良局≠孤兒院 保良局總局給300名無家孩子溫暖的家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05/29 19:16

最後更新: 2019/05/30 14:13

分享:

分享:

保良局銅鑼灣總局現時照顧約300位暫時無家、初生至18歲的小孩。

保良局家舍常被誤解是孤兒院,但其實不少入住家舍的孩子只是因某些家庭問題而暫時無家,並不一定是孤兒;而銅鑼灣禮頓道保良局總局,亦非如電影或劇集中遺棄孩子在門外的地方。保良局總局目前照顧着約300名無家兒童,局方於5月29日首次向傳媒開放參觀總局內的家舍,一睹這個照顧過無數無家小孩的愛心之家。

保良局提供住宿服務予缺乏家庭妥善照顧之兒童或青少年,除了總局,還開辦了16間兒童之家及其他寄養服務。

保良局總部最為人熟悉是總部當中最具歷史的建築物中座大樓。大樓建於1932年,已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建成至今仍兼負兒童住宿的工作。

保良局社會服務總幹事(家庭、幼兒及兒青)余陳慧萍表示,銅鑼灣總局設有12個家舍,分別照顧3至6歲的幼童及6歲至18歲的兒童,亦設有照顧初生至3歲的嬰兒組,更設有全港唯一一間由非政府機構營運的刊憲兒童收容所「新生家」。

保良局總局幼童組其中一個家舍環境。(陳子謙攝)

保良局總局6至18歲家舍設計。(陳子謙攝)

保良局總局6至18歲家舍設計。(陳子謙攝)

今次總局首次公開讓傳媒參觀的是屬幼童組及兒童組的兒童家舍,家舍除了設有床位、儲物櫃等基本設備外,為了培養小孩自我能力,亦會在家舍加入不少個人化元素,例如特意為每名小孩提供個人書枱,藉此教導他們自理技能。此外,大樓亦設有不同用途的活動室,包括遊戲室、圖書館、多用途活動室、室外操場等。

保良局總局舍特意為小孩提供個人書枱,藉此教導他們自理技能。(陳子謙攝)

余陳慧萍表示,總局亦為了讓小孩感受家庭溫暖,每逢小孩放假時,家舍職員及義工就會帶他們出街,

去麥當勞食飯、去戲院睇戲、參觀展覽,令他們的生活與一般家庭無異,亦會特別注重節日慶祝例如中秋節、聖誕節等,希望他們將來長大離開後,成立家庭時懂得如何培育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