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造口及傷口護理護士診所 女護師助病人活得自信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06/17 07:00

分享:

分享:

羅小明1994年在瑪嘉烈醫院成立第一所造口及傷口護理護士診所,服務瑪嘉烈醫院29年,獲醫院管理局頒授傑出員工獎。(陳國峰攝)

手術過後留有造口及疤痕,人人皆不樂見。然而,術後復康路漫長,如沒有做好護理工作,傷合未完全癒合容易引發感染,嚴重者更可能需要截肢。60歲的瑪嘉烈醫院造口及傷口護理顧問護師羅小明(Susan)1993年到英國進修傷口護理,有見當時英國已設傷口造口科門診服務,1994 年將服務引入香港,在瑪嘉烈醫院成立第一所造口及傷口護理護士診所,讓護士能緊貼跟進病人康復進程。Susan 指,每個人都有機會生病,冀病人能正面面對,儘管生病也活得有自尊及自信。

細心護理 免病人截肢 

Susan 在英國修讀護士課程,1990年回港在瑪嘉烈醫院工作,由外科護士做起,迄今29年。她坦言,一開始成立造口及傷口護理護士診所時亦遭質疑,幸好後來得病人信任,轉介個案才愈來愈多。她憶述診所成立初期,一位中年男病人腿上有靜脈性潰瘍(即下肢靜脈瓣膜失效,導引靜脈血液堆積,引致難以癒合的傷口),當時醫生建議病人截肢。Susan 為病人護理傷口,取得病人信任,更一起向醫生提出傷口護理計劃,希望給病人一個機會,及後看情況決定是否需要截肢。最後,經過約半年護理,加上病人配合定期回診所覆診,傷口成功癒合,病人免於截肢,教Susan 難忘。自始,病人、醫生和護士才對診所服務的信心大增。

了解病人需要 病人正面接受造口

取信於病人不是易事,但要令病人願意接受不甚美觀的造口,甚至說服家屬協助護理傷口更是困難。曾有一位男病人因緊急手術,逼於無奈在肚皮留下大便造口;面對造口,病人態度消極,把傷口護理交由妻子處理,妻子起初亦因害怕,抗拒護理丈夫傷口。眼見夫婦二人年紀大,Susan 主動了解二人家庭環境和需要,得知他們沒有子女,欠人照顧,為他們量身訂造護理計劃,安排醫務社工和社康護士上門,為他們送飯,清潔傷口,減輕他們的生活壓力,給他們適應造口護理的時間。

獲得貼身支援,夫婦二人轉趨積極;有一次回門診覆診,該名病人一進到病房,就打開身上造袋,即場向Susan 示範換造口袋的過程。病人由冷漠到接受,願意主動面對造口,舉動令Susan 感到鼓舞,堅定她服務病人的信念。

幫助病人 退而不休 

羅小明將於本月底退休,退休後仍會在瑪嘉烈醫院繼續幫助病人。(陳國峰攝)

Susan 服務瑪嘉烈醫院29年,獲醫院管理局頒授傑出員工獎,亦將於本月底退休。她指工作為自己和身邊同事帶來成功感,退休後,她會重返瑪嘉烈醫院繼續幫助病人,「好開心可以做到自己鍾意嘅工作!」。

撰文 : 姚穎彤 香港經濟日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