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出汗部位不同隱藏疾病危機 中醫師:額頭爆汗小心血管受壓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19/06/24 19:55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26

分享:

分享:

註冊中醫師譚莉英表示,中醫理論指流汗也等如流血,故流得多汗,是身體不健康的表現。

炎夏天氣酷熱,流汗自然少不免。但汗水何時流、流多少、哪裏流,原來都跟身體有關,註冊中醫師譚莉英博士為大家一一解釋箇中原因。
 
註冊中醫師譚莉英博士稱,汗可分為兩種:

自汗

  • 代表氣虛,並於白天出現。
  • 若不夠氣,汗孔就不夠力,風(外邪)和汗水可自出自入,坐着都可以流或滲汗。
  • 鼻頭、人中或後頸位置易出汗,有時會在手、背部或胸口滲汗。
  • 同時虛寒,有些人於滲汗時同時要戴披肩或穿外套,特別容易感冒。

盜汗

  • 代表陰虛,於夜晚入睡後出現。
  • 有些人頭髮、背部全濕掉,全晚也要起床換衣2至3次,
  • 流得多汗人也會覺得虛浮,擦乾後仍覺沾寒沾凍。

譚博士指,年紀大的人較少汗,小朋友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階段,汗水較常人多,青少年在青春期時因荷爾蒙不穩,分泌亦會較盛。(湯炳強攝)

適量滲汗屬正常 若呈珠豆狀需留意

譚博士解釋,正常的流汗狀態為皮膚上微微滲汗。

你不太察覺到有出汗,汗水不像一粒粒珠豆般大地流出,或大汗疊細汗,即使做運動也是。

於中醫學說中,汗為血之餘,流汗也等如流血,故流得多汗,是身體不健康的表現。如果汗水長時間,於任何環境下均呈珠豆狀,就應加倍留意。

一般人由冷氣房走出戶外,身體會因溫差改變而流汗,但基於身體具備調節的能力,汗水正常會於15至20分鐘內緩解並停止。若超過20分鐘,而又不在運動的情況下,代表陰陽失調。
 
不同部位出汗反映健康

一、半邊身出汗

如長期只得左或右邊身有汗,另一邊則無,就要留意是否出現經絡閉塞。譚博士指可能是痰瘀阻塞經絡或血脈,從而封住了一邊身體。

高血壓、膽固醇、血脂或長期病等都有機會是誘發的因素。而有些人的汗水常於下肢排出,如只在左腳出現,亦要特別小心。

沒出汗的那邊身情況更差,提示有機會中風或截癱。

二、手或腳汗多

手汗多跟脾胃和肝火有關。有些人流汗後,衣物會染黃有跡,或汗水帶臭味,均因濕熱所致。

肝管四肢,若緊張致肝火盛,就會出汗。如有些人考試時會特別多手汗。

皮主肌肉四肢,濕熱就會從四肢肌肉滲出來,以致有汗。

另外若常吃濕熱食物,大熱天時喝太多冷飲,或吃滯脾胃,這些濕和滯都會找地方排解。

曾有病患運動2小時皆無汗,經檢查後發現原來患上其他病症。譚博士解釋無汗者代表氣血好虛弱,虛弱致循環不足、陰陽失衡,身體機能像冬眠狀態,氣虛無力。(iStock圖片)

三、頭面多汗/滿身出汗

若只得頭面或身體出汗,可能由頸椎問題所致。頭部與身體連接不好,可能會引起循環系統的錯判,即使安定地坐着,腦部也可能會向心臟發出加強跳動的訊號,以致身體出汗。

安坐時,心臟卻跳動快得像跑步一樣,故背部會出汗,頭部反而很乾爽。

頸部的生理弧度不正常的話,會影響身體與頭的連繫。故有些人只得頭面有汗、身體沒有,或頭面無汗,但身體常常覺得焗熱。

反之亦然,有女士在辦公室坐着也會無故溶妝,也可能是頸椎病的警示。

額頭或頸部特別多汗要小心

而譚博士更特別指出,若額頭或頸部特別多汗,像滴水般流的話,其實很危險。「心臟連經頸部的大動脈,再連接上面的大中小血管。額頭附近位置就是最微細的血管,亦是最容易塞的。若骨頭走位或血管被骨縫夾住,變相壓住了血管,一有循環時就會不停標汗。」

針對身體狀況進行食療

若針對即時的止汗功效,譚博士指浮小麥、麻黃根兩種藥材最適合,可用於止手腳汗、滴汗和任何多汗等問題,但只屬於暫緩狀況。

*對付自汗

需先補氣。材料如北芪、白朮、防風可補氣,白朮健脾胃,防止風邪侵襲亦補氣,合上汗孔以止汗。
 
北芪黨參補氣湯(1人分量)

  • 材料:北芪5錢、黨參5錢、陳皮1瓣,蓮子5錢,茨實1兩及淮山1兩,水10碗;可放雞胸肉同㷛,素食者亦可選擇放腰果12粒或栗子8粒
  • 做法:冷水下材料,煲滾後轉小火煲2小時,放鹽調味

*對付盜汗

可針對養陰。如藿山石斛、花膠或海參等食材。素食者則可選用百合、蓮子等作補充。

燉花膠(1人分量)

  • 做法:冷水放花膠和薑蔥,煲滾後關火,浸一晚。花膠翌日會變得軟稔,隨後可選擇加放2-3隻雞腳或鵝掌,放適量水、少許蠔油、糖、生油同炆,最後打芡即可。

若出現傷風感冒徵狀,建議停止食用。人人體質各異,食用前需向專業中醫查詢,為免令身體有額外負擔。

撰文 : 吳霆俊 TOPick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