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米高巨畫以英文字母為主題 英國藝術家辦畫展發掘字體美

休閒消費

發布時間: 2019/06/20 17:32

最後更新: 2019/06/20 17:32

分享:

分享:

今年54歲的英國藝術家哈蘭.米勒(Harland Miller)現時在倫敦定居和工作。他曾先後於英國蓋茨黑德波羅的海當代藝術中心(2009年)和塞哥維亞金塔納宮(2015年)舉行個展。(湯炳強攝)

文字只是用來「閱讀」的嗎?我們可不可以只是「看」字?當我們在一張畫裏看到文字時,總是會下意識地去「閱讀」其字義,而往往忽略文字也是畫的一部分,同樣具有觀賞性和美感。英國藝術家哈蘭.米勒(Harland Miller)在白立方首個個展,就希望打破這種望文生義的現象。

Harland既是畫家又是作家,他以挪用企鵝平裝書經典封面設計的畫作為名,寥寥數字的書題如「Love kicked me down(Where I Belong)」,充滿了黑色幽默。

Harland著名的畫作系列是以挪用企鵝平裝書經典封面設計而畫成的。(圖片由白立方提供)

這次系列的作品,延續其企鵝書封畫的概念,畫作同樣巨型,最高的有約2米半。畫中3至4個半透明的字母重疊一處,幾乎佔據整張畫的空間,色彩鮮艷奪目,讓你無法迅速地「閱讀」和辨識畫裏的字母組合起來的意思。

畫作中的字母不超過4個,Harland希望盡量用一些日常而普遍的詞語。(湯炳強攝)

畫布剩餘的一小部分空間,則是藝術家的名字和畫題,極具個人特色。畫作邊緣的顏料混雜交疊,是他刻意留下的繪畫痕跡。

以字為畫

逾2米高的畫,近觀很難直接辨識畫中的文字。Harland解釋:「當這個字的大小超出日常生活所需要時,它就變成了一個抽象的形式。在生活中你很少看見比一個人還要大的字體。試想想一個『停止』的交通標誌,如果它變成3米高,因為太大了,你無法『閱讀』其字義。然後你會開始留意其字型和字母,這時它們就會變得抽象起來,這正是我想做的事。」

他稱:

我希望人們能與這種形式互動,去找文字出來的同時,他們看到的也是一幅畫。」

Harland覺得文字其實是一種繪畫形式,他希望人們能像看畫般去欣賞這些文字。(湯炳強攝)

在Harland眼中,文字就是畫。「人們常常問我最喜歡哪幅畫,但實際上他們問的是,我對哪個作品的名字最有情感聯繫。」但他更注重的卻不是文字的意義。

於我而言,書本封面和文字是繪畫的主體,文字也是畫的一部分。我更注重文字的繪畫方式,例如『O』這個字母不夠圓要重畫。我是在『看』字而不是『閱讀』。

雖然是延續企鵝書系列,但Harland強調,畫作嚴格來說並不是書籍封面。「我想盡可能在畫中用愈少的文字愈好,讓人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畫作本身。我覺得文字在畫作中的呈現,常常會阻礙人們純粹地將其視為畫的其中一部分。」

Harland 的畫作全都會注上自己的全名,極具個人風格。(湯炳強攝)

將文字變成畫的一部分,這與Harland的作家身份有關。「我可以用上一整天去寫作,我也會在畫室待上一整天去練習畫畫。我沒有畫室助理,所以經常是一個人,我想這和寫作的狀態一樣。」

寫作和畫畫,兩者都是一種單獨沉澱的過程,殊途同歸。

而在創作期間,Harland形容彷彿有股外力在控制自己,「寫作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像是在默書般,你會在腦海中聽到詞語,然後將其寫下來。畫畫時也是這樣,好像由潛意識在支配你去畫一樣,你無法自主。」

那兩者會否互相影響?「我會寫有關繪畫的東西,繪畫通常不會影響我的寫作。但畫裏很多的文字都是來自我寫的文章,而當我畫畫時,我是將文字當成是一種形式。」

既是作家的Harland覺得自己的畫會受到寫作影響,例如他的畫題就是取自自己寫的文章。(李榆佳攝)

「哈蘭.米勒 」個展

日期:即日至8月24日

地點:香港干諾道中50號地下 白立方

同場會有Harland專著《In Shadows I Boogie》發售,售價為700港元。

撰文 : 李榆佳 TOPick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