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障DSE考生流利口語活出燦爛人生 盼升大學裝備自己協助同路人

社會 00:00 2019/06/28

分享:

分享:

自幼聽障的朱天諾,感恩母親18年的栽培與扶持,盼DSE放榜後能升上大學裝備自己、協助更多同路人。(曾耀輝攝)

現年18歲的應屆DSE考生朱天諾,甫出生便被證實有深度聽障問題,經過母親自小到大的發音訓練,他學會讀唇、更可以標準發音暢所欲言,他認為,社會將「聾啞人士」與聽障人士掛鉤,以「正常」和「不正常」來區分他們,但他認為自己只是比健聽人士僅多了一重需要,社會對聽障認知了解不足,盼升上大學後修讀BBA,裝備自己未來幫助更多同路人。

對於有些同學有不理解,天諾坦言時有難受,覺得自己「兩頭不到岸」,明明可以清楚以口語與人溝通,但卻在接受聲音方面不清楚冠以聽障人士之名,令他想如果自己沒有聽障問題,他就可以好開心地和朋友打籃球,不用像現在怕大汗浸壞助聽器,除下助聽器又會收不到隊友指令,雖然和普通人一樣,但也畸有美中不足。

小時候的天諾,已需要帶上助聽器。(受訪者提供相片)

不少人對於天諾帶着助聽器感好奇,也有人認為聽障人士是「聾啞人士」只會手語、不會說話,導致不少誤會;朱天諾的媽媽憶述,10年前藍牙耳機未流行,丈夫偕戴著助聽器的天諾乘車時,突然被陌生人讚「好型」,以為兒子戴著藍芽耳機,問丈夫:「是否很有錢、為何不買比自己而買比兒子。」她深明外人士非因歧視、只是好奇,但已令他們哭笑不得。

面對聽障,天諾憑著後天的努力克服先天的障礙,先後獲得「十大傑出少年 」及尤德爵士紀念基金獎學,今年更以優異的校內成績中六畢業。他反思:

既然聽障是無法改變的現實,何不利用自己的不足,去改變世界對聽障的誤解。

天諾憑著後天的努力克服先天的障礙,於2012年獲選為「十大傑出少年 」。(受訪者提供相片)

他認為,社會將「聾啞人士」與聽障人士掛鉤,也用「正常」和「不正常」來區分他們,他覺得自己只是比健聽人士僅僅多了一部助聽器,社會對聽障認知了解不足,因此他希望未來升上大學後,能為同路人發聲,衝破外界對聽障人士只會手語的誤解,幫助更多人。

回想DSE的備試過程,他認為自己比普通考生需要花更多時間,主要因為他需要申請特別室,以及FM機的使用。但溫習過程則與普通考生無異,基本上他每天溫習3科,每科用2至3小時複習。天諾估計,他DSE可望考到約20頭的分數,期望能派入中大BBA,他目前已獲得城市大學環球經濟系的有條件取錄。

天諾大約2歲時入讀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白普理特殊幼兒中心,接受1年多的密集訓練;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為非牟利機構,旨在促進聽障人士福利及協助,讓他們在社會中獲得與任何人士同等的服務,提供全面及專業,包括教他們在社會中獲得與任何人士同等的服務、栽培聽障學生訓練語言能力及提升自信 ,與學校成為合作伙伴等。

香港經濟日報 App

免費即時新聞

立即掃描

搶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