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時隔31年重啟商業捕鯨每年限獵383條鯨魚 捕鯨漁民:最棒的一天

休閒消費

發布時間: 2019/07/03 10:41

分享:

分享:

日本時隔31年,於周一重啟商業捕鯨活動。

日本自1988年開始隨全球指引停止商業捕鯨,但之前卻以科學研究為由展開捕鯨,一直備受保育團體批評。時隔31年,商業捕鯨活動終在周一正式重啟,當地政府強調「不會對資源產生負面影響」。

綜合媒體報道,因全球鯨魚數量不斷減少,國際捕鯨委員會(IWC)於1982年宣布禁止商業捕鯨,日本的商業捕鯨繼而於1988年停止。不過,日本其後一直以科研名義展開「捕鯨研究」,因而被多個反捕鯨國家,包括歐美和澳洲等抨擊。

直至去年12月,日本宣布退出IWC,並於6月30日正式生效,當地便隨即於周一(7月1日)重新展開商業捕鯨活動。當日一共有5艘捕鯨船從北海道釧路市及山口縣下關市出海,最終一共捕獲2隻灰色小鬚鯨,預計將於市內的水產市場售出鯨肉。捕鯨漁民對活動重啟表示振奮,形容是「最棒的一天」,

重啟商業捕鯨後,我希望年輕一代也能吃上鯨魚肉。

並期盼可以把這種生活方式及文化傳承,認為捕鯨是日本傳統一部分。

日本水產廳於同日宣布,每年捕鯨的上限定為383頭,當中包括171頭小鬚鯨(minke whale)、187頭布氏鯨(Bryde's whale)及25頭塞鯨(Sei whale),而今年從7月開始計算,所以截至年尾,上限總數為227頭,當中包括52頭小鬚鯨、150 頭布氏鯨及25頭塞鯨。

事實上日本去年全年以科研究為由捕獲的鯨魚一共有637頭,所定的限額已比該數量減少約6成,但活動依然引起國際保育團體的關注及批評。不過當局強調,捕撈上限是經評估鯨魚生態後謹慎推算,

這種數量就算連續捕撈100年,也不會對資源產生負面影響。

更表明計算方式獲得IWC認可。